心得体会

八年级语文教学案例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案例10篇(合集31篇)范本

时间:2023-03-01 21:45: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语文教学案例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案例10篇(合集31篇)范本,供大家参考。

八年级语文教学案例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案例10篇(合集31篇)范本

小编为你精心整理了31篇《初中语文教学设计案例10篇》的范文,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带来帮助,希望你能喜欢!当然你还可以在搜索到更多与《初中语文教学设计案例10篇》相关的范文。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诵读课文,揣摩词语和句子,理解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感悟中心。

2、在快乐中学习,在合作中进步,并运用写景状物的方法,了解“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提高观察力和想象力。

3、感受作品真诚坦然的美丽,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诵读、理解优美字词句的含义及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揣摩紫藤萝所蕴含的深刻寓意。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我们先来看一幅一泻千里的瀑布,李白也曾说过: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那如果花儿也能组成一条瀑布该是什么样的景象呢?将紫藤萝和瀑布进行对照,发现盛开的紫藤萝真是一片辉煌的淡紫色,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难怪作者说是紫藤萝瀑布。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篇由当代女作家宗璞写的优美散文《紫藤萝瀑布》。

(二)检查预习

1、走近宗璞

让学生自由发言,饶有兴趣地说说自己预习查寻到的有关女作家的基本概况。

2、正音正字,扫除障碍

检查字词是一个常规手段,它能督促学生认真预习,培养学生扎实的基本功,过字词关,而利用多媒体课件能有效地节省时间。

(三)整体感知

1、擂台大挑战

老师配乐范读课文,学生用“我认为——————读得好,好在—————”和“我认为——————读得不好,因为———————的形式“作出评价,并选取一段用你认为好的方式进行自读。挑战老师,争当擂主。[说明]通过这个环节初步把握抒情散文的朗读技巧

2、全班齐读、并思考以下问题

(1)作者为什么要不由得停下脚步?

(2)面对藤萝花作者的心情有变化吗?怎么变化的?

(3)由此,作者产生了怎样的人生感悟?

利用三个问题的提出,理清“看花——忆花——悟花”的思路和情感的变化,并让同学们自己对花的感受和作者对花的感受进行碰撞,初步了解本文主旨“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四)合作探究

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们了解,紫藤萝的勃勃生机不仅感染了作者,让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也得到了美的享受,因此,我在以下环节引导学生通过互动合作的方式探讨下面两个问题:

(1)、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盛开的紫藤萝?

(2)、作者按怎样的顺序描写紫藤萝瀑布?

先把全班分为八组,讨论以上两个问题,并做好记录。

(1)、明确:绘色,绘形,绘神

(2)、明确:先写花瀑,次写花穗,再写花朵。是按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描写的。

(五)体验感悟

教育家曾说过,在教学过程中最可怕的就是低估了学生能力,因此,我设计了下面两个问题,打开学生的思路,让他们立足文本,畅所欲言)

1、在我们的分析中,感受了紫藤萝的繁盛,那么,你认为这些句子写得好不好?好在什么地方?在文章中还有没有其它地方也写的不错?(进入特写:忍俊不禁的笑容页面。为突破难点,课件设计特写镜头,对其中描写花苞的妙喻作最精彩的展示,突破重点。生动再现作者新颖生动比喻的艺术匠心)

2、作者说“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人怎样才能使自己生命长河无止境?结合自己的人生谈谈体会。

(六)拓展延伸

作者从紫藤萝的由衰到盛的变迁感悟出深刻的人生哲理。这种写法称之为“托物言志”或曰“借景抒情”。其实,我们的生活中还包含了许多这样的事物,那么,接下来,就请同学们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以大屏幕上的图为对象,发挥想象,进行描绘。

(七)总结全文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最后,我通过“这节课,学习这篇抒情散文你有什么收获?让学生自我总结本次课的收获和不足,了解本节课是否达到教学目的以及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小结全文,并布置以下作业

(八)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第二题

2、摘抄文中优美词句,并加以赏析。

结束语:

宗璞的这篇《紫藤萝瀑布》笔触生动而细腻,手法灵活而多变,它的意义真实而深远。那盛开的紫藤萝花生机勃发、辉煌灿烂,让我们感受到了它顽强的生命力,更让我们深刻体悟到了生命长河的永无止境。所有的苦难都无所畏惧,只要用一颗豁达乐观的心去面对,相信我们会有一个辉煌灿烂的美好人生!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主旨,体会人物形象美

2、锻炼发现美的眼力,学会欣赏美。

3、在熏陶感染中受到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课文理解,美点寻踪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方法】

点拨、讨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我想有一个家》

2、导语:

“我想有个家”,这是每个人的心声。家,一个多么温馨的字眼,它是一个避风港,一个幸福的摇篮。它给了我们无尽的关爱和温情。今天,我们一起跟着莫怀戚一家人去《散步》,去感受这个四口之家的浓浓的亲情。(板书课题)

二、朗读课文,理解内容

1、听读课文,轻声跟读。(请同学们听录音朗读课文,也可以轻声跟读)

2、问题探究: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中写了哪些人?用不同的表述来介绍。(说到三代人时点击出现幼、中、老)

——以文中小男孩的身份说说“我”有一个怎样的奶奶、怎样的爸爸、怎样的妈妈。

——你喜欢这个家庭吗?说说喜欢的理由。

——作者讲述这个平凡而又感人的故事,他想要告诉我们什么?(学生说出尊老爱幼时,点击“尊、爱”。并要求学生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

并插问:假如是父亲或母亲,当尊老爱幼不能两全时,你会怎么做?

学生发言后,师小结:老人为养育我们,付出了心血,为社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理应受到家人及全社会的尊重)

学生说出中年人的责任时,(学生说不出时,师说出中年人的责任)边点边小结:中年人是家庭的顶梁柱,他一肩挑两头,上要赡养父母,下要抚育子女,责任重大。

3、师小结:课文启示我们:一家人要互敬互爱(点击),家庭才其乐融融(点击),家和万事兴。其实,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人与人之间也必须和睦相处,我们才能实现和谐社会的理想。

4、同学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以小组为单位,谈谈自己家庭中平凡而感人的小事。(也许同学们都有一个像莫怀戚一样的幸福家庭,幸福家庭的生活细节也往往渗透着深情的爱,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里谈谈发生在自家的充满亲情事,让你的同学与你一起分享)

5、代表发言。(3名,内容要有尊老也要有爱幼)

三、品读课文,美点寻踪

1、激发:刚才同学们讲的故事非常感人。课文讲述的故事也很平凡,语言也朴素平易。但这朴实无华的小文章却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因为文章中到处闪烁着美的光茫。下面我们就进行一项比赛——美点寻踪。

2、学法点拨(课件):

所谓“美点寻踪”就是找出课文中自己认为写得最恰当、最生动、最形象的,给人强烈的美感、给人有力的感染、给人深刻的教育等等内容。

如生动的景物描写;
感人的精神;
贴切的修辞;
特色的句式;
含义深刻的语句;
精当的用词……(以上内容指名读)

举例:美在对春景的生动描写。

3、学生看书,用笔在文中圈点,对课文进行美点寻踪。

4、美点寻踪小组赛(一)

(当学生说到一个对称句时,要求学生再找几个句子品读,特别是说到“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可问:这句子美在哪里?(一对称;
二表现儿子天真聪明。还防“也”字分析)

四、学法实践

理解《金黄的大斗笠》的内容,寻找其中的美点。

1、速读《金黄的大斗笠》。

2、谈谈对《金黄的大斗笠》内容的理解。

3、美点寻踪小组赛(二)

要求找出美点,并能说说为什么美?

品析几个句子:

干干净净的蓝天上,偷偷溜来一团乌云,风推着它爬上山头

树枝挂满绿叶,歌谣般亲切、柔和。

乌云被太阳照得受不了,越缩越紧,于是挤下了雨。

它抱住每一棵它遇到的树,用力摇,摇得叶子哗哗响。(拟人)

斗笠像个大蘑菇。

4、小结,评价。

五、师生总结:

这一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六、课堂延伸

以《家庭琐事》为题写篇文章,要求写出真情实感。

背影教学设计

《背影》是朱自清早期散文的代表作之一,作品采用记实的手法,以质朴的语言,以一种独特的"角度——背影抒写了父子之间在那种特殊的社会背景之下的相爱相怜的情感。写得真挚而动人。但《背影》这篇文章反映的毕竟是成年人而且是一个知识分子的情感,况且在学生这个年龄段因缺乏生活体验,很难感悟到亲情的可贵,甚至视而不见。因而文中最大的特点——“淡淡的忧愁”是很难让学生真正体味到的。针对这些,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影音功能营造一种低调的氛围,同时提高视听效果再现场景,紧紧把握住学生的情感脉搏,以“情”为切入口,且使其贯串始终。通过对《买桔子的背影》这一段的重点分析和父亲送行中语言的体味,让学生领悟到文章中“父爱子、子懂父”的情感真谛。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理解父爱,感悟亲情。

[教学目标]

1、领会本文所表现的父子之间的亲情,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学习本文摄取人物闪光瞬间的选材构思法。

3、通过理解关键词语的含义,体会语句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1、对父亲背影的描写的效果与作用。

2、体会朴实的语言中所包含的深情。

[教学策略]

自主、互助、合作

[教学过程]

课前三分钟多媒体播放黄磊的《背影》(幻灯片展示歌词,营造气氛)

一、导入

大家刚刚听到的这首歌是诠释的著名散文家朱自清的《背影》,你读过文章了吗?感动吗?(生答)其实父爱是深沉的,需要你用心去体味。今天,就让我们用心去体味朱自清的父亲那厚重而又深沉的爱吧!(幻灯片展示课题)

二、整体感知

听读课文(师生合作),要求:

1、画出不会读的、不理解的字词。

2、把文中出现的“背影”圈出来。

明确:1、正音。(幻灯片展示,生读)

用心 爱心 专心 1

2、回忆的背影、买桔的背影、离别的背影、怀念的背影。

三、重点研读

教师:作者重点刻画了哪次背影?

明确:买桔子的背影。

教师:(幻灯片展示“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显出努力的样子。”让学生齐读此段)作者在刻画这次背影时首先突出了什么?(衣着)在对衣着的描写上着重表现了哪几方面?

明确:颜色和质地。祖母死了,父亲为奔丧而来,黑色给人一种沉重的感觉。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家里没有了经济来源,且所有值钱的东西都拿到了当铺,父亲已到了穷困潦倒的地步,因而突出衣着的布料质地。

教师:下面就是刻画父亲买桔子的过程,大家先看一个小短片,感受一下当时的情形。(播放父亲买桔的电视散文)你感动吗?带着这种情感来研读一下这段文字吧!作者运用了哪一个词来形容父亲当时的姿势?(蹒跚)蹒跚是什么意思?(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作者为什么要用这个词?(父亲年迈、身体肥胖、磕磕绊绊)接下来作者运用了一系列的动词来刻画父亲当时的动作,拿起你的笔把它圈出来,边画边体味哪一个动词用的特别准确,为什么?

明确:走,探,穿,爬,攀,缩,倾。“探”字可看到父亲小心翼翼地将腿伸下,一步一步直到接近地面。月台因为无物可抓,只能用手按住,然后用力支撑起身体向上,(让学生体验一下这个动作)“攀”准确地刻画了这一动作。用“缩”字说明无处可蹬,脚是悬空的,这样全身的力量全在手上了,如果手掌支撑不住,那就有摔下去的危险。同样,用“倾”字用得也十分巧妙。父亲的身体肥胖,自然不像小伙子那样灵便,他“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一个“倾”字表明父亲要爬上月台虽然十分艰难,但又十分努力的样子。教师:父亲背负着家庭和经济的双重压力,在囊空如洗的情况下还要为已经年满二十岁的儿子去做一件自己本不能胜任的事情,是什么支撑他爬上月台的?(一种异乎寻常的爱)板书:爱

四、品味语言

教师:父亲除了通过动作来表现自己的爱之外还通过哪种方式来表达?(语言)拿起笔画下送子过程中直接引用的父亲的话,你认为哪一句最能体现父爱?为什么?(幻灯片展示,让学生互相交流回答)

明确:(1)“不要紧,他们去不好!”(父亲担心茶房照顾不周,心里还惦念着许多事情要做,如看行李、讲价钱、拣座位等,什么劳累、什么灾祸都置之度外,这是一个多么细腻而又伟大的父亲啊!谁说父爱不细腻呢!)

用心 爱心 专心 2

(2)“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担心儿子路上口渴,担心儿子走丢了,“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这句话经常会在我们儿时从父母嘴里听到,看来孩子再大在父母眼里也都是孩子啊!)

(3)“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该做的事情都已经做完了,父亲依然担心儿子是否顺利地到达,还要嘱托儿子报平安。古人云:“悲莫悲兮生别离”更何况此种境况下与自己最亲近的人分别呢!此时的担忧依恋都可以从这句朴素的话中表达出来。)

(4)“进去吧,里头没人。”(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父亲担心行李的安全,害怕不谙世事的儿子会发生什么意外,同学们看,这真是“儿行千里父担忧啊??!”)

教师:“当父亲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我认为此时结束会让读者有更多余味,作者应戛然而止,为什么他不能止笔?明确:是为表现多年以后作者已理解父亲在当时那一特定环境下的行为,已懂得父爱。板书:懂

五、总结

《背影》是一篇平中见奇的小文章,它通过父亲为自己买桔子这件小事,以一种独特的角度及质朴的语言把至亲至爱的父子深情表达地淋漓尽致。

六、拓展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你被父亲这样细小的行为感动过吗?或者是一个眼神、或者是一次谈话、或者是一件特殊的礼物。我能理解大家,在你们这个年龄都有与父母较劲的时候,以此来昭示自己的成熟。我们一定也曾感动过,只是不愿意用语言直接地表达出来,其实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可能越来越不愿意用这种过于直白的方式表达来,所以有些人采取了一种在网上留言的方式写下了自己想对父亲说的话,我下载了这两条(幻灯片展示),第一条:爸爸,爱是经不起隐藏的。第二条:老爸,我下辈子还要做你的女儿。爸,我很自私,希望我在你之前死去!你想对父亲说些什么呢?拿起你的笔写下好吗?

(生答,同时小声播放满文军的《懂你》)看来,大家通过学习这篇课文的确已感受到了父亲的爱,朱自清说“父爱是一条细细地无声流淌的河流。”这句话需要我们用一生去解读!把你刚才写下的话找一个合适的机会告诉你的父亲好吗?让他知道你真的懂他!

[教学反思]

已从教八年有余了,我一直在努力使自己的课堂具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可努力后发现:要让学生高兴容易,可让学生感动实在是太难了!让学生入情入境地与作者对话这样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因而像这篇朱自清先生的《背影》虽蕴含了作者刻骨铭心的亲情,可看上去语言朴实,平淡无奇。怎么能让学生也有同样的感受体会呢?在课前,我查阅了大量背景资料,

《岳阳楼记》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渔家傲》

《醉翁亭记》

《三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积累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2.了解文中所写三峡的自然景观,感受三峡的自然美。

3.把握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

4.背诵并默写全文。

(二)过程与方法:

1.逐步提高文言文的朗读和翻译能力。

2.学习古人写景的方法,体会其语言的精妙。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作品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

1.深入体会作品的意境,感受其画面美。

2.抓住精彩的写景段落,把握作品景物描写的特点。

3.背诵全文。

教学难点:

1.把握文章描写景物生动、传神,语言精美的特点。

2.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1.诵读法:引导学生利用提纲背诵法快速背诵。

2.拓展法:培养学生的比较阅读能力。

3.讨论法和点拨法相结合。

教具准备:

多媒体、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文本

我们的祖国山河壮美,无数名山大川像熠熠生辉的瑰宝,妆扮着中华大地,引得—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文人墨客为之倾倒,为之歌唱。

问:你知道三峡吗?知道些什么?

播放有关三峡的风光片,播放歌曲《长江之歌》。

我国北魏时期的地理学家,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为我们写下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游记散文,《三峡》就是其中的一篇。

去过三峡的人,可能会因那两岸倒江悬崖峭壁而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可能会因江面上飘浮着的白色垃圾而忧虑人类环境的污染,还可能会因新建的三峡工程高峡出平湖而惊叹科学技术改造大自然的伟力,你也许会让思绪倒流,追溯三峡的过去,想—睹她在历的真容:学习了郦道元的《三峡》之后,我们将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二、走进文本,解决字词

播放课文朗读录音;明确听读要求(划出难读的字);显示生字及其注音;提出小组合作理解句意的具体要求;多媒体逐步显示各个句子大意。

学生流利朗读课文,理解句意,整体感知全文。

听(边看)课文录音,找出难读的字准备发问;掌握生字词、难读字的读音;流利朗读课文、读通节奏;小组讨论理解句意,口头翻译全文。

三、细读文本,体会情感

多媒体显示附带文字的三峡四季图片。

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小组讨论,领略三峡的美,揣摩文章写法的妙处。

1、学生边读课文边划出描写山的特点和水的特点的句子,抓住重点词语翻译和体会其中之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三峡的美丽的景色,以及好句子的表达效果。明确归纳文中三峡山水四季之美:

三峡的山:延绵,高峻壮美

三峡的夏水:暴涨迅疾,壮美

三峡的春冬:清荣峻茂,秀美

三峡的秋天:凄凉萧瑟,凄美。

2.提出疑问:

1)为什么会出现“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的现象?

2)为什么作者写水不按照春夏秋冬四季更替的顺序写?

3)从“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你想到什么?

4)你怎样理解文末引用渔歌的作用以及其中所包含的作者感情?

学生讨论后回答,再明确参考答案。

a.仔细读课文,思考问题,提出质疑,划出描写山的特点和水的特点的句子。

b.小组合作交流有关句子,并在合作中翻译这些句子,回答质疑,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c.全班交流,在保持文章原貌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说说三峡的山、水之美。从中领略作者用词的精妙,说出这些句子中的词语好在哪里。

四、拓展文本,小结延伸

小结课文内容:

作者先写三峡的整体风貌,然后抓住了三峡最有特点的时间——夏天,春冬,晴初霜旦,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鸣,悲凉的渔歌,三峡的奇异景象,被描绘得淋漓尽致;加点的词,把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写出了三峡独特的美——奔放美、清悠美和凄婉美。同时表达了对山河自然的热爱,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比较阅读:

幻灯片显示《三峡》与《早发白帝城》,两文对照,提出疑问,让学生说出两文的异同点。

一起来背诵《早发白帝城》这首诗。

《早发白帝城》与《三峡》都描绘了三峡风光,前者是诗,后者是游记散文,那你能找出诗句中与课文相对应的、写相同景致的句子吗?

文章的第二段与这首诗的一、二、四句相印证,都表现了夏天三峡水流速度极快;文章第四段与诗的第三句相对应,都是写连续不断的猿鸣;文章第一段则与诗中的“万重山”相应。

三峡工程:

(多媒体演示三峡的今天:“高峡出平湖”照片)

有人认为这将会破坏三峡的美。_年春秋两季,长江流域遭遇百年大旱,也有人认为是三峡工程造成的气候异常,就这些,谈谈你自己的看法。

由古及今,让学生关心三峡的今天和未来的命运,培养社会责任感。

布置作业:

背诵并书面翻译课文。

板书设计:

山 高峻美

三峡 夏----奔放美

水 春冬--清幽美

秋----凄婉美

<<<返回目录

《岳阳楼记》

教学目的:

一、学习记事、写景、议论紧密结合的写法,学习精炼、生动的语言;培养翻译和朗读的能力。

二、学习一些文言词,懂得文言虚词“则”的用法。

三、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进步的政治主张。

四、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

一、掌握全文的思路,即由事写景,由景抒情,由情言志。

二、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表达了作者深刻而丰富的感情。

三、理解整句与散句结合,使文章既和谐又富于变化的语言,读起来琅琅上口。

教学难点:

一、 掌握全文的思路,即由事写景,由景写情,由情言志。

二、 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进步的政治主张。

三、学习记事、写景、议论紧密结合的写法,学习精炼、生动的语言;培养翻译和朗读的能力。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了解作者几文章的内容,学习生字熟读课文。

教学步骤:

一、 引入新课

二、 讲新课

(一) 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

1.作者介绍:范仲淹(989─1052年),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他幼年丧父,家境贫寒,靠刻苦攻读,1015年中进士,官至副宰相。他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极深。他不断议论朝政,切中时弊,得罪保守派,被排挤出朝廷。著有《范文正公集》。

2.介绍写作背景:宋仁宗庆历5年(1045年),范仲淹因提出政治改革的主张,触动了朝中保守派的根本利益,被罢参知政事(副宰相)的职务,贬放邓州。第二年6月,滕子京重修岳阳楼,即将落成,去信请范仲淹作记,并附上《洞庭晚秋图》。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就是在这一年9月15日写成的。

(二)范读课文,学习生字。

谪守(zhé) 滕子京(téng) 予观夫(yú)(fú) 衔远山(xián) 浩浩汤汤(shāng) 朝晖夕阴(huī) 潇湘(xiāo)(xiāng) 迁客骚人(sāo) 霪雨(yín) 霏霏(fēi)(fēi) 怒号(háo) 樯倾楫催(qiáng)((jí) 山岳潜形(qián) 薄暮冥冥(bó)(míng) 波澜不惊(lán) 沙鸥翔集(ōu) 岸芷汀兰(zhǐ)(tīng) 皓月千里(hào) 静影沉璧(bì) 宠辱偕忘(xié) 嗟夫(jiē)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具通俱,都。

属予作文以记之:属通嘱,叮嘱。

(三) 由读课文,直至读熟。

(四) 学习文章的第一节。

1.本节课文,并根据页下注释翻译这一节。

2.学习这一节中重点的实词和虚词。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守,作太守。

越明年:越,到了。

政通人和:通,顺利;和,和乐。

属予作文以记之:予,我; 以,来; 之,指重修岳阳搂这件事。

3.概括这段文章的内容。

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写这篇文章的原因。、

4.背诵课文第一节。

三、 作业。

熟读课文,记忆生字,翻译课文。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引入。

朗读全文,复习生字。

二、 新授。

(一) 学习课文第二节。

1.朗读本节课文,说说这一节写了洞庭湖哪些方面的内容。

洞庭湖的大观。

2.翻译描写洞庭湖大观的课文,想象洞庭湖的壮丽景色。

予观夫巴陵胜状:夫,发语词,无意义;观,观看;胜,美好。

此则洞庭湖的大观:则,就是;观,景象。

3.翻译本节课文剩余的内容说说这部分写的是什么?

北通巫峡:北,向北;通,到达。

南极潇湘:极,到。

这部分写的是: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4.想一想,既然是岳阳楼之大观,为什么不详细记述呢?

因为“前人之述备矣”,如果作者再详细写就会显得重复没有新意。

5.背诵本节课文。

(二)学习课文第三节。

1. 朗读课文,想一想,这一节写的是岳阳楼什么时候的景色?

“霪雨霏霏”时的景色。

2. 这“霪雨霏霏”时写了洞庭湖哪些方面的内容?

霪雨霏霏时间之长;天气阴冷,风高浪大;天昏地暗;傍晚时节两岸的声音。

3. 这样的天气,这样的景色,给人的感觉是什么?(悲伤)

4. 重点的实词和虚词。

登斯楼也:斯,这。

去国怀乡:去,离开。

感极而悲者矣:极,极点。

5. 朗读这节课文,体会其中描绘的情形。

6. 背诵这一节课文。

(三)学习课文第四节。

<<<返回目录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教学目的】

1.激发学生阅读和欣赏诗词的兴趣,引导学生初步把握欣赏诗词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整体感悟作品的能力。

2.了解五首诗词所表现出的诗人情怀,学习诗词中一些不同的表现手法,领会这些诗词所具有的深厚的艺术感染力。

3.了解与这些诗词有关的文学常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整体把握和感悟诗词的方法。

2.语感的培养和表现手法的学习。

教学难点:

学生对作品的写作背景缺乏一定的了解,给作品的整体感悟带来某种困难。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陶渊明的《饮酒》诗,好比我们这个旅游团观赏了陶渊明经营管理的一处田园风光,领略了它特有的风味。今天我们继续旅行来到我国文学史上的两座高峰--唐诗和宋词。这两座高峰郁郁葱葱,蔚然深秀,美丽的景色令游赏者目不暇接。由于时间紧,我们在这两处景观中,重点欣赏孟浩然和范仲淹,走马观花看一看李白和白居易。同学们,同意吗?

(解说:这个导语既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交代了这一课的教学安排,同时引发大家的思考和想像。)

二、解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写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当时孟浩然仍是一名隐士。他西游长安,不甘寂寞,想出来做事,苦于无人引荐,于是写了这首诗赠给当时居于相位的张九龄,希望得到张丞相的赏识和录用。因而这是一首干谒诗。“干谒”的意思是:对人有所求而请见。

范仲淹所处的北宋时期,其主要边患是辽和西夏。1040年到1043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等职,抵抗西夏侵扰。其间他作了《渔家傲》词数首,写边镇劳苦,今只存这一首。词中着力渲染了边塞的悲壮气氛,抒写了思念家乡的情绪和抗击侵扰、巩固边防的意志。此词首开边塞词之作,其格调苍凉悲壮,感情沉挚抑郁,一扫花间词派柔靡无骨、嘲风弄月的词风,成为为后来苏轼、辛弃疾豪放派的先声。

三、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将三首唐诗和一首宋词的录音听一遍,之后再将《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和《渔家傲》的录音各听一遍。然后给6分钟时间让学生读背这两首诗词,看谁背得既快又准确。(解说:这样做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快速读背的兴趣,并在熟读的基础上背,学生一般能较快背出。)(2)教师范背这两首诗词(学生注意教师是否有背错的地方),然后与学生共背一遍。

<<<返回目录

《渔家傲》

1、 背诵《岳阳楼记》体会作者的政治理想与抱负: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 简介:范仲淹:字希文,苏州吴县人[江苏省]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在诗词文章方面都有名篇传诵于世。曾守卫西北边疆多年,政治上主张革新,他的词风格明健,对苏轼、辛弃疾豪放诗派的形成有很大影响。著有《范文正公集》

二、 导入:

在每一个朝代,都有爱国的将士戍守边关的动人事迹,都有仁人志士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请大家回顾曾经学过的有关诗歌背诵其中描写边塞风光和将士心情的诗句。[分组比赛交流]

1、 李贺:《雁门太守行》:“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2、 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 李白:《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4、 王昌龄:《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5、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三、 学习《渔家傲》:

背景简介:北宋仁宗即位之后,国家逐渐形成积贫积弱之势,表面一片升平,实际上危机四伏。宝元元年,西夏元昊称帝,宋廷调兵遣将,扬声声讨,但事出仓促,每战辄败。1038年西夏大举进攻宋朝,攻取今陕北数县,延州成为孤城,1040年,朝廷委派范仲淹出任陕西经略安副使兼知延州[延安],抗击西夏,范仲淹担任起组织西北战线,力完狂澜的重任。他到任后,改革军制,团结上下,生产戍边,渐收失地而威震西夏,他在任四年,西夏不但不敢侵犯,而且称他为“胸中自有数万甲兵”。这首诗就作于此时。

1、 自读欣赏,体会词中韵味,及词人的思想感情。

2、 小组赏析讨论,理解词中意境:

3、 讨论:词的上阕下阕各写什么?

4、 创造性的赏析上阕:[可进行口头描述或书面描写,将范仲淹笔下的塞外边关图扩写出来]

<<<返回目录

《醉翁亭记》

《醉翁亭记》是一篇美文,应注重语言的品味与诵读,积累文言词句。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赏析方法。

本设计以“醉”字为切入点,以“太守醉”、“我们醉”为突破口,带动全文,品析文章的思想内容与写作特色,最后进行归纳、迁移。并将学生的想象力、分析概括能力和朗读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

教学目标:

1. 品味文美、情美,背读课文。

2. 理解融情入景、“卒章显志”的手法。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醉翁亭周围美好的自然风光和人物欢乐场景的描绘,体会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难点:体会“醉”与“乐”之关系,理解“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课时安排:第二课时。

课型:赏析课。

教学步骤:

一. 问题的提出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篇千古传诵的名文,古往今来,多少人们对此文百读不厌,津津乐道,感慨万千,沉醉于其中。那么人们为何而醉?本文有何独特的魅力?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篇美文吧

板书课题、作者。(醉翁亭记,欧阳修)问:亭名由何而来?太守为何取号为醉翁?

明确: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给它命名。太守即欧阳修,号醉翁,其特点是易醉。那么,醉翁的“醉”由何而生?仅仅是酒醉吗?

出示两个问题:1.太守为什么而醉?

2.我们为什么而醉?

二. 引导学生探究问题一:太守为什么而醉?领悟其思想内容。

(一)依据自己预习时读书的感受,大家谈谈太守为什么而醉。

学生自由发言,

师总结概括:为景而醉,为人而醉,为情而醉。板书:

(二)那课文中那些句子描绘了醉翁亭四周的山水之景、朝暮之景和四时之景?

(1)指名朗读描绘的句子,想象画面。

(2)醉翁亭依山傍水,景色千变万化,作者描绘了几幅画面?写景的顺序怎样?指名学生回答。

(3)教师小结:第一段作者利用空间的变幻的手法,移步换景,由远及近,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山水特写,可归纳为:群山环绕图 → 琅琊秀色图 → 酿泉流水图 → 溪亭展翅图。

第二段,利用时间推移,抓住朝暮及四季特点,描绘了对比鲜明的晦明变化图及四季风光图:“野芳发而幽香”春意盎然,“佳木秀而繁阴”暑气逼人,“风霜高洁”秋高气爽,“水落石出”一片寂然。

作者写山山水水,花草树木,都蕴涵着作者深深的情怀,因而作者感叹:“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这句话把景与情直接联系了起来。

(4)再读写景文字,读出欣喜、热爱之情。

2.领略文中的人欢。

好山好水好地方,自然要有人来欣赏。那么,课文又是如何描写人们欢乐的场面呢?

(1)指名朗读第三小节,思考:人们的欢乐体现在哪里?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吗?太守见到这些,有着怎样的神态?

(2)四人小组讨论明确:滁人游,前呼后应,扶老携幼,自由自在,热闹非凡;太守宴,溪深鱼肥,泉香酒冽,美味佳肴,应有尽有;众宾欢,投壶下棋,觥筹交错,说说笑笑,无拘无束。

作为太守,见此其乐融融的景象,自然酒不醉人而人自醉了。

(3)那么,我们如何来理解太守的醉呢?学生讨论。师总结:太守是太高兴了。为何高兴呢,因为能与老百姓一起同乐。这是以醉写出他的快乐呀。板书。(以醉 写乐) 找出带乐的句子,思考作者以醉写乐, 但这乐真的是无忧无虑的乐吗?明确:也不是的。是乐中含悲呀,为何?因为他当时政治上失意,仕途落魄。内心世界很复杂,只好借酒浇愁呀。所以,他乐中也含悲呀

(4)学生齐读第三小节,读出欢乐的气氛。

3.那什么样的乐才是作者所向往的?齐读第四段。

找出文中一议论语句,说说这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含义

明确:“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分析了不同层次的乐,鸟乐是本能享受山水之乐。宾客的乐是随从太守而乐,境界不高。只有乐其乐--与民同乐才是最高层次的乐。进而点明太守不仅乐于山水。更重要的在于与名同乐这一文章主旨。也含蓄地表明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抱负,“卒章显志”这是古人常用的一种写作手法。

三.引导学生探究问题二:我们为何而醉?赏析其写作特色。

欧阳修为这里的景、人、情而醉,写出了如此优美的一篇散文。而我们诵读此文,是否也能感到一份浓浓的醉意呢?那么,我们为何而醉?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自由朗读,要用心去体会。思考:这些句子或段落为何能让我们陶醉?

2.学生四人一小组讨论。

3.师归纳(1)描写形象、精练,融情入景,情景交融。

<<<返回目录

初中语文《观潮》教学案例

《观潮》是山水游记的佳作,南宋文学家周密用精妙纯熟的语言,形象逼真的描写,将南宋时期钱塘江海潮的景象和观潮的盛况展现在读者面前。分享了《观潮》教学案例,一起1来看看吧1

[情景说明]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这是北宋大诗人苏东坡咏赞钱塘秋潮的千古名句。千百年来,钱塘江以其奇特卓绝的江潮,不知倾倒了多少游人看客。本文记叙的就是一次观潮的盛况,描写了大潮由远而近、奔腾西去的全过程,描绘出江潮由风平浪静到奔腾咆哮再到又恢复平静的动态变化,写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作者不但运用比喻、夸张、衬托等方法直接描绘了潮水汹涌澎湃、雷霆万钧的声威,还从观潮的人数之多、热情之高间接地表现了大潮的奇特,使人读后不禁发出由衷地赞叹:钱塘江大潮真不愧为自古以来的“天下奇观”!

感受大自然的壮观,受到自然美的熏陶,能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他们交流是本课的重难点。

本文作为一篇写景的文章,说不上有什么特别的感情成分,似乎不容易激发学生的感情。一线的课堂也不可能篇篇课文有课件、录音的准备,仅凭着两幅挂图以及课本我们就开始上课了。

可是在两个班同样的教案同样的教师却出现了完全不同的教学效果,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通过反思,通过检讨,我们看到了教者不同的教学状态所造成的教学效果真的完全是不一样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题目观潮是什么意思?释题导入。

二、自由读课文。

三、课文中描写的主要是钱塘江潮来的情景,你最喜欢潮来前、潮来时还是潮来后?

四、学习新课文。

1、你最喜欢课文哪部分描写的潮?为什么喜欢?

2、按学生的汇报顺序,可以先学潮来前的部分,也可以先学潮来时的部分,或是潮过后的部分。

3、各部分要点:

A、潮来前:潮的位置,观潮的人多吗?他们有什么反应?

B、潮来时:江面上出现了哪些惊心动魄的景象?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到惊奇?边读边想象画面,在课文中适当批注。请生说说大潮来时的声音和形态。注重朗读语句训练。

C、潮过后:江面又是什么样的情景?

五、小结。

(课上心情平淡,按教案按部就班地讲着,教案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可是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不要说孩子们都不愿意读,有几个读的也读不出潮来的气势。)

师: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你们看到了哪些奇特的景象?

生1:我喜欢:“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起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师:你喜欢从远处看潮的情景,是吗?

生1:是的。

师:还有没有同学喜欢其他的?

生2:我喜欢:“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师:你为什么喜欢呢?

生2:这一段写得非常美。

生3:这段写潮来的样子写得很有气势。

师:从哪里看出潮很有气势?

生1: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生2: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师:两丈有多高?

生3:一丈是3米多,两丈就是6米多。

师:那有将近三层楼高呢!

生齐:哦!

师:这么高的浪潮是不是很少见?那谁来把潮来的气势读出来呢?

生4:我来读。午后一点左右……

师:刚才那位同学读得怎么样?

生5:不好!他没有感情!

师:那谁来读?

生6:我来读。午后一点左右……

师:这位同学读出气势来了吗?

大家默然。

师:还有同学愿意试下吗?

(孩子们很安静,但是也表现出了另外一种漠然,很显然,他们没有进入到课文里面去,问了三次以后,班上陷入冷场。)

(我想问题是不是出在老师本身自己的状态上,所以在另一个班重讲时,决定在细节部分稍作改动,最重要的还是自己的精神状态的变化!)

师(亲切地):大家最喜欢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潮?

孩子们叽叽喳喳。

大部分生表示:喜欢3、4自然段。

师:为什么喜欢这一部分呢?

生1:这部分写的潮特别有气势!

生2:这部分写的潮特别具体、生动、形象。

生3:这部分的语言也很优美!

……

(孩子们找出了许多乱七八糟的理由!)

师(高兴地):既然大家这么喜欢这两个自然段,咱们就先来学习这两个自然段吧。

(孩子们一听,眼睛都亮了,他们充分感受到了自己的意见得到了老师的尊重。)

师(微笑着):那现在大家就自读3、4段,你觉得哪些描写潮水的语句你特别喜欢,就努力把它读得精彩些,待会儿读给大家听。好吗?

(学生们立即进入状态,放声朗读,个个读得主动、投入。他们都铆足了劲准备展示自己的风采呢。)

(开始交流了。)

生1:我特别喜欢这个句子:“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他读得很努力,但气势还不够。我不动声色,没有直接点评他朗读的优劣,而是引领学生都来用手做做翻滚的动作,边做还边配上音——“呜——哗——!呜——哗——!”)

《小石潭记》

教学目的:

1.诵读全文,体会作者情感

2.按照游览顺序,分析课文内容

3.掌握情随景生,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重点:

1.背诵全文

2.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方法:

导读-点拨-背诵-拓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设想:

本课内容较多,教参建议两课时学完,我设想利用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能调动起学生借助多种感官接受知识的特点,特拟定一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进程:

一、导课:

以“黔驴技穷”出自柳宗元的寓言《黔之驴》导入写景散文《小石潭记》的学习。(课件展示:“驴不胜怒,蹄之……”的画面)

二、预习情况检测:

1.解释(课件展示)

潭中鱼可百许头不可知其源

水尤清洌以其境过清

2.理解(课件展示)

全石以为底斗折蛇行凄神寒骨

三、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课件展示:朗读录音)

四、分析课文内容:(朗读――思考―讨论――分析――点拨相结合)

(课件展示:思考:

1、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

2.游鱼和潭水有什么特点?

3.溪流和溪岸有什么特点?)

五、分析写景顺序:(课件展示)

小结:景色特点:

石奇树美水清鱼乐

斗折蛇行犬牙差互

写景顺序:

按照游览的顺序,即:游踪

发现――近观――远望――感受

六、体会并感悟情景交融的写法:

思考:(课件展示)

1、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到“一切情语皆情语。”那么你能说出作者观鱼时是怎样的心情?

2、浏览重叠最后又是怎样的心情?

3、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境?

小结:

作者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所以才会有发现小石潭时心乐之,观鱼时觉得鱼似与游者相乐的愉悦心情;但这种欢快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便会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忧伤、悲凉的心境便会自然流露出来。就很自然的融情入景了。

七、学生自读、齐读,进一步体会课文内容及作者情感。

八、检查学习效果:(课件展示)

背诵向导

从小丘-隔-闻-如鸣佩环-心-伐—下-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坻-屿-青树翠蔓……潭中鱼-皆若-日光-影-佁然-俶尔-似与……

潭西南-斗折-其岸势……坐潭上-四面-寂寥-凄神-悄怆-以其境-不可……同游者……

九、小结全文:

本文生动地描写了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寂,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凄之情。语言简练生动,景物刻画细腻、逼真,充满了诗情画意,表现了作者杰出的写作技巧。

十、知识迁移(课件展示:景物图片)

要求学生先认真观察,再尝试用语言描绘,注意学习作者的写法。

十一、板书设计

《小石潭记》

柳宗元

景美情凄

情景交融

初中语文经典教学设计范文模板5《寓言四则》

一、课文悟读

《画蛇添足》写的是某舍人违反常理,受主观意识支配而硬给蛇添上足的故事,形象地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真理越出一步就会变成谬误,如果做多余的事,就会徒劳无益,正如茅盾先生所说:“事莫妙于适可而止,过则生灾。”这则寓言还包含着对原始图腾崇拜的批判。楚人以龙为图腾,某舍人潜意识受龙的形象支配,故画蛇添足。而战国已进入理性觉醒时期,人们认为把蛇画成龙的样子是违背了常理,故予以嘲笑。这则寓言批判了原始思维方式,是人们理性觉醒的飞跃。

寓言的寓体多重性决定了寓意的多样性。《买椟还珠》即似双刃剑,具有双重讽刺作用。从卖方说,为了卖出宝珠,把珠盒“包装”得富丽华美,结果将买者的注意力吸引到珠盒上而事与愿违,这就说明做事应注意目的,不可主次颠倒。从买方说,有眼无珠,被华美的珠盒所眩惑,只重形式,忽略内容,以致取舍不当。可见做任何事情都要分清主次,看清本质。否则,就会成为人们的笑柄。

《滥竽充数》也有多重寓意,它讽刺了没有真才实学而最风的温床。从齐滑王这一角度进行横向思维:他改革用人制度,“好一一听之”,说明要打破传终原形毕露的人,也提出了“考察人才,任用人才”的大问题。春秋战国时期,群雄蜂起,“乐以教化”渐成风气,人才争夺日益激烈。从文中两君主“好音”的场面,可以窥见当时的政治体制:齐宜王好大喜功,讲求排场,南郭处士得以尸位素餐,而齐湣王锐意改革,事必躬亲,南郭处士无法蒙混过关。结合韩非子的好“帝王之术”可知:对人才必须全面考察,逐一考核,择优录用,谨防假冒。

《塞翁失马》体现了《淮南子·人间》“人间之事,得失之端,存亡之几”的要旨,塑造了一个“见本而知末,观指而睹归”的善术者形象。这位失马的塞翁,不以众人之“吊”为忧,不以众人之“贺”为喜,在复杂的现实面前,沉着冷静,方寸不乱,既看到了“祸福同门,利害相邻”,也看到了“祸福相转而相生”,充分地体现了道家“淡泊无为,蹈虚守静”的心态。这种祸福相依、利害相伴、且能“转而相生”的观点是符合辩证法的。但这种随缘自适、随遇而安的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及相对主义观点,否定了衡量事物的客观标准,是不够科学的。同时,文末以“丁壮者……死者十九”来反衬塞翁之子以跛独存,格调也较低。

二、亮点探究

1.《画蛇添足》中某舍人为何要给蛇添上足?这则寓盲对你有什么启迪?

学习探究:

蛇本来无足,某舍人却陶醉于先画完蛇的自得之中,自作聪明,做多余的事。寓言告诉我们,脱离实际,只能弄巧成拙。生活中,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遵循其本身规律,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同时也要把握做事的分寸。2.蛇果然无足吗?探究学习: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据1982年9月15日《北京晚报》报道,泰国博他伦府高颂县玛吕区第一村就发现了一条有两足的毒蛇。

3.《买椟还珠》讽刺的对象究竟是谁?

探究学习:

好的寓言往往具有多重寓意,表层寓意是针对具体事件而发的,它是“个别的”;深层寓意反映了某一历史时期特有的精神现象,反映了某个民族乃至人类共同的思维积淀,它是“一般的”。关于《买椟还珠》的讽刺对象,历来见仁见智。从文中主要描写对象和结尾来看,讽刺对象应是楚人,楚人本想以华丽的匣子来显示宝珠的贵重,却因喧宾夺主而事与愿违。但看文章要兼及整体,从文中关键语句“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即事情的结局)来看,讽刺的对象还可以是郑人,郑人虽只写一句,但他并非陪衬,他只看外表,忽视实用,没有眼光,舍大取小,他的选择实际上是对楚人“包装”行为的嘲弄。理解了这点,我们便可开掘思维,洞悉寓言的哲学意蕴。

4.联系生活实际,《买椟还珠》给了你什么启示?

探究学习:

看问题应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地予以审视,并密切联系实际,使见解更有针对性和批判性。就楚人而言,可以肯定其精于商道,善于“卖椟”。生活中,“酒香还怕巷子深”,“好花还靠绿叶扶”,适当“包装”是一种精明巧妙的经营策略。也可以批评其喧宾夺主,蒙骗顾客。一些商家不在商品质量上出力气,却热衷大做广告;某些政府不在增产增效上下功夫,却沉迷“形象工程”自然“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就郑人而言,可以批评其没有眼光,取舍不当。用人单位只注重对象“豪华”的档案,消费者只痴迷商品“华丽”的盒子……都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也可以跳出定势思维,肯定其眼光独到,大胆取舍,说明一个事物的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对它的认识,在一定条件下人们不妨追求商品的艺术价值,满足于对商品的审美享受。

5.从《滥竽充数》这一寓言中,你悟出了哪些道理?

探究学习:

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重要形式,《滥竽充数》则给我们提供了多角度思维的蓝本。据文中四个方面的人物活动,我们可相机进行思维发散。从南郭处士这一角度进行顺向思维:他不学无术,不懂装懂,终于原形毕露;进行反向思维:他只身逃走,具有自知之明;还可运用否定之否定规律再次进行逆向思维:他的逃走是出于被迫无奈,毫无自知之明可言。从齐宣王这一角度进行横向思维:他好排场,“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实行“大锅饭”制度,这是滋生各种不正之统的制度,让真正的人才脱颖而出。从南郭处士周围的乐工这一角度进行侧向思维:乐工与南郭处土相安无事,不敢揭露事情的_,说明了不正当的人际关系的危害性。

6.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塞翁失马》的认识。

探究学习:

《塞翁失马》较好地说明了要用发展的、变化的、一分为二的眼光看问题的辩证观点。首先,要有正确的思想方法,祸福可以互相转化,要学会在祸中看到福,从祸中求得转移,对各种生活现象,宜积极乐观,忌消极悲观;要学会在福中看到祸,加以戒备,做到心存忧患,居安思危。其次,要有成熟的生活态度,祸福的到来具有很多不确定因素,生死、利害、得失等,并不都是可以预测的,因此,应力求考虑周全,处事谨慎,多一些准备,少一点幻想,这样一旦面临祸患,就能安之若泰,处变不惊。

三、选题设计

1.蛇·龙及图腾崇拜。

研究方法:

(1)实地考察法。深入自然,参观蛇馆,了解蛇的形状、种类、特点、作用等。

(2)阅读书籍法。到图书馆查阅有关蛇、龙及图腾崇拜方面的书籍。

(3)类比联想法。由蛇类比似蛇的龙,联想到古代的图腾崇拜现象。

参读书目:

《中国各民族宗教与神话大词典》,学宛出版社,1993年出版;

《信仰的坐标》,海南出版社,1993年出版;

《图腾文化》,蓝天出版社,1998年出版。

2.竽·古代乐器及古典音乐欣赏。

研究方法:

(1)参观调查法。到博物馆参观、了解竽、笙、琴、编钟等古代乐器的形状、特性和历史演变等。

(2)搜集资料法。阅读相关书籍,了解古代乐器、古典名曲的知识。

(3)鉴赏品味法。聆听品味《广陵散》《高山流水》《十面埋伏》等古典音乐。

参读书目:

《音乐欣赏手册》,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出版;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年出版;

《音乐作品导析》,吉林教育出版社,1994年出版。

3.我国古代音乐的历史、质及作用。

研究方法:

(1)网络搜索法。上网搜索,了解古代音乐的产生、演变等。

(2)问题讨论法。分组讨论,明确“乐”与“礼”的关系,理解“乐以教化”的作用。

(3)论文撰写法。结合实例,就音乐的运用与鉴赏撰写小论文。

参读书目:

《龙文化》,青岛海洋大学出版吐,1991年出版;

《中华文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年出版;

《丝竹九章》,沈阳出版社,1997年出版。

4.我国古代成语、典故、寓言中的“马”。

研究方法:

(1)相关链接法。围绕“马”进行相关链接,如九方皋相马、千金市马、骥遇伯乐、指鹿为马、按图索骥、老马识途等。

(2)意义探究法。分析探讨,洞悉这些成语、典故、寓言的意义。

(3)联系实际法。结合实际,深化对这些成语、典故、寓言的理解。

参读书目:

《百子全书》,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出版;

《诗词典故词典》,书海出版社,1990年出版;《战国策》;《淮南子》;《郁离子》;《列子》;《新语》;《艺林伐山》。

四、备教卡片

●卡片①

《画蛇添足》选自《战国策·齐策》。战国时,楚王派大将昭阳领师击魏而夺得八城,又令昭阳移师伐齐,齐请陈轸劝阻昭阳。陈轸见昭阳,先贺军功,再谈楚的军功奖赏是“令尹”,又讲了这个“画蛇添足”的故事,并说:“今君相楚而攻魏,破军杀将是八城,不弱兵,欲攻齐,齐畏公甚,公以为名足矣,官之上非可重也。战无不胜,而不知止者,身且死,爵且后归,犹为蛇足也。”意思是,现在你已帮助楚王打败了魏国,以此捞到的名利已是够用了。因为楚不会再设两个令尹的,所以再打齐国,齐怕你。你以此称名也足够用了,官职也加不上什么,还不知足,性命难保,即使是再加官进爵,也只能归于后人,这种情形不是同那个本来已画成了蛇,可是硬去画足,反而连酒也喝不到的人一样吗?昭阳听了,便班师回国。后历代诗人常引此寓言。唐韩愈《感春四首》之四:“画蛇著足无处用,两翼霜向趋埃尘。”唐偓《安贫》:“谋身拙为安蛇足,报国危曾捋虎须。”宋苏轼《与叶淳老、侯敦夫、张柬道同相视新河,乘道有诗,次韵二首》之一:“从来自笑画蛇足,此事何殊食鸡肋。”

●卡片②

《买椟还珠》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楚王问墨家学派的田鸠:墨子学派,多不讲究辞令,这是为什么?田鸠先说了一个故事:“泰伯嫁其女于公子,令为之饰装,从文衣至之媵七十人,至晋,晋人爱其妾而贱公女。此可谓善嫁妾而未可谓善嫁女也。”又讲了“买椟还珠”的故事,再谓:“今世之谈也,皆道辩说文辞之言,人主览其文而忘其用。墨子之说,传先王之道,论圣人之言以宣告人。若辩其辞,则恐人怀其文,应其直,以文害用也。此与楚人鬻珠、秦伯嫁女同类,故其言多不辩。”后人亦多用其意,元张养浩《读诗有感自和》其一:“久知好瑟吹竽拙,每笑还珠买椟非。”清史骐生《马怀》:“世人憎爱?

长久以来,语文课堂充斥着浅薄,低级,呆板,滥情。给人的感觉是语文课堂就是思想品德课,说到基础知识,就是字词句;语文老师犹如豆腐娘、犹如疱丁大劫八块,作文教学就是样板戏;语文课改,如同”脑筋急转弯“;语文要审美性,那就朗读一下,最好再来点眼泪,到处是滥情……

说实话,在语文教学岗位上也已经有十四五个年头了。见识了太多的墨守成规,见识了太多的矫情造作,见识了太多的陈词滥情,自己总是与现实不够合拍,跟不上形势。有同行问我,你是怎么样上语文课的?其实语文课就是要瞎扯。

十几年来,我的语文课总能给学生以不同的感觉,我的课对传统的课来说其实不能说是课,因为课堂上我喜欢瞎扯,说这说那,东拉四扯,海阔天空,信马无疆,扯到哪儿算哪儿,评课者是很感冒的,谆谆教导我,不能脚踩西瓜皮,溜到哪里算哪里,放开教学,就是要放得开,为什么要收回来呢?其实收不回来是也没有关系的,学生其实在我瞎扯时是最认真的时候,也就是教学效果最佳的时候,他们听着听着,就流哈拉子,一不留神,就下课了。让自己那充满智慧的语言、灵动的语言、个性的语言、幽默的语言、甚至是勇敢的语言,更甚至那些语惊人倒的语言,全都犹如钉子般一个一个地钉进学生的心里,一翻学生作文,写下的全是我慷慨激昂的气势,看到这样的作文,如果我改的卷子,我还有什么理由不给高分呢?所以学生总是对我的课充满着期待,希望我带他们到处神游,好不快活。自己的肚皮“吃”得饱饱的,并富有全面的营养,然后,“大腹便便”地走上课堂。一番神聊海侃,学生就得要领,就得新知,就解学生心中之惑,使难点疑点就通通变成亮点,真是事半功倍,挣得满堂悦色。

我常常不把课本当回事,一本语文课本说不定我一个学期只上其中几篇自认为美文的文章,而对自己喜欢的文章说不定一篇文章我要上个个把星期。我上过桂林山水一星期,我上过离别诗二首就用了十天,月光曲一上就上了一星期,对那些自己不感兴趣的文章坚决不上,对那些说教意味甚浓的文章坚决不上,对自己认为不是美文的文章更是坚决不上的。现行课改课本,每单元都是同一题材的文章,教学目标基本相同,我就上一节课就差不多了,关键是要让学生举一反三自学。语文课每课不一定要有教学目标,我们的教学目标为什么不可以是一单元的教学目标呢?如第八册第六整个单元都是讲爱的教育这个主题,主题雷同不说,文章题材都雷同,上了第一课后,还真想不出来上后面三个课文的理由。有人说让他们阅读,看书,其实在小学语文课中,知识和情感储备都还不丰富的学生对单纯的诵读以及大量阅读并不是很感兴趣。所以接下来,不神聊,不瞎扯还能玩什么呢?

语文一节课能达到多少教学目标?特别是高段,一节课下来,他们就有了爱的冲动了?有爱的感觉了?绝对是瞎扯,其实语文的教学目标决不是一节课,几节课所能达成的,就算字词目标,也是不可能在一节课中达成的,学生通过不停的运用,才慢慢理解掌握的,有时虽然你在上课时讲过一下,带过一下,难道学生就可以初步达成思想目标了?不可能吧!有些目标一个学期,几个学期,甚至几年,也是达不成的,有些目标根本就是虚的。一种价值观,一种情感,一种能力,不是靠某一课堂上的某一环节来完成,但我们必须在潜意识里不断的渗透,而后才能达到一种自然而然的效果。一节课不过四十分钟,根本就来不及讲几个笑话,根本就讲不了一个精彩故事,,根本就来不急一次精彩的辩论,根本就来不及一次朗读比赛,也根本就来不及一次口语比赛。所以以每节课为单位备课上课,是不太科学的。真搞不清楚大语文到底是什么?

课本上自认美文的几篇文章上完以后,其余的时间都用来给学生讲些课外的东西,比如向学生推荐一些美文,一起来学,学生兴趣昂然,群情激奋,人人陶醉。或和学生谈谈国内外的大事啊等等,开阔开阔眼界,课堂内外到处都是语文,讲着讲着,常常会发现正讲在兴头上,学生听的正高兴,下课时间却到了……我认为这才算语文课。

看过初中语文教学反思案例的人还看了:

1.初中语文教学反思

2.初中语文老师教学反思随笔

3.初一语文精选教学反思

4.初一语文教学反思

5.初三语文期末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20xx新学期计划新学期又开始了,新的学期,新的开始。我们的教学工作又将在忙碌中充实着,在喜悦中收获着。我要把自身的不足和收获的经验,转化成这学期的工作动力。本学期,我要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我做了如下教学安排:

1.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为了上好课,我打算做以下面工作

(1)课前准备:备好课。

①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②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③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2)课堂上的情况。

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布置好家庭作业,作业少而精,减轻学生的负担。

2.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

小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比如,握握他的手,摸摸他的头,或帮助整理衣服。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差生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还有在批评学生之前,先谈谈自己工作的不足。

3.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

4.个人成长:

培养多种兴趣爱好,到图书馆博览群书,不断扩宽知识面,为教学内容注入新鲜血液。本学期我将注重开拓视野,订阅专业杂志,浏览音乐网页,随时记下可借鉴的教学经验、优秀案例等材料,以备参考。不断为自己充电,每天安排一定的时间扎实提高基本功,努力使自己的业务水平在这一学期里继续提高。

5、和家长的沟通工作:

本学期我除了用电话、联系本、等方法在平时的时间与家长们的互动交流外,还会增加更多新的渠道。并努力在自己创立的博客网页上发表学生的作品,以及在工作中的一些认识,争取更多的与家长们联系、沟通。“越是对事业爱得深,越感到自己对事业的不尽职。”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积极努力加强自身建设,使自己的工作更扎实、更有效、更完美、更优秀。

教学方法

1、激发兴趣

语文教学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来自于对老师的喜欢。所以,老师平时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学生做朋友,让学生喜欢自己。下课时,学生几乎与我没有什么距离,跟我拉手,跟我撘肩,跟我说知心话;上课时,学生比较尊重我,也比较喜欢听我讲课。我觉得每个学生都是那么可爱,我喜欢每一个孩子,我全身心的教他们,爱他们。因此,师生关系融洽了,学生对学习语文就产生了极浓厚的兴趣。兴趣有了,学生的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了。渐渐地学生喜欢上语文,学习的兴趣成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后劲力量。

2、培养读记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深知落实好一个“读”字,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进而会收到背诵和积累知识的效果。一直以来,我都坚持利用安排的早读课时间。我的早读课,我会早早的来到教室,要求学生做好三件事:第一件事,学习伙伴互相听写昨天所教的生字、生词或是古诗、日积月累,生字、古诗、日积月累要求自己默写,默写生字时,要写拼音、生字、组书中的词,书中的生词要求互相听写,两人听写完后,互相批改。如有错,再把错的抄写三面,然后再把错的默写一面,做到字、词、古诗、日积月累人人过关。第二件事,要求学生读记本单元该背的内容。第三件事,预习今天要上的新课,主要是把新课读熟。陪随学生晨读,师生共同践行古人的教导“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学生在日积月累中会慢慢地感受到语文内涵丰富、外延广阔、魅力无穷,对他们升入中学以后学习语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培养学生基本技能

“教学质量是学校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而是否真正提高了教学质量又明显体现于学生素质是否真正提升,学生语文素质的提升表现于基础知识的迁移运用。基础知识包括:拼音、文字、词汇、句子、语法、修辞、逻辑,乃至细小的标点等等。实践中我感悟到:严把关,是提高毕业成绩的关键。处理复习这个环节的教学中,则在字、词、句、段、篇都进行全面而系统的锤炼和掌握。应依据教材结构分章节对学生进行归类复习,每一个知识有它的特点及规律,老师必须把握,对学生要讲清、讲透每一个知识点,做到讲练结合、举一反三。切记应付了事,完成任务。在同学们掌握了这些基础知识后,再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迁移运用的培养,在阅读和写作中巩固、运用。在做一些复习题以后,老师不能一味的在黑板上讲,这样会劳而无功、枯燥无味。历届毕业班,学生做的复习题,我几乎没有对改过,都是让小组合作对改,若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学生举手示意,老师立刻帮助解决。因为争论中解决了的问题,学生记忆深刻,而且学习起来不感到疲乏。

4、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

对作文选材的把握是学生下笔时的难点,作文布局的不合理和文笔的低劣是六年级学生作文要想有所突破的关卡。每写一次作文,老师要精心指导,教会学生审题、选材、构思、修改,多读例文。教学一次作文,老师必须要求学生写好一次作文,不能布置学生回家完成,只能在课堂上完成。评改作文小组解决,由组长牵头,大家一起找错别字,找用词不当、词语搭配不当的地方,找语句不通顺的地方,看开头和结尾写得好不好。如何修改,大家说了算。这样的批改方式,有利于学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5、培养阅读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前提,也是学生兴趣培养的功效体现。尤其是在本期,小学和这个衔接时期更应该培养学生一些良好的习惯:

1、课前有主动预习,上课勤作笔记,课后自觉的习惯。

2、阅读过程中有查阅字典、词典等工具书的习惯,自己解决生字、新词。

3、阅读时自己提出问题,边读边思考,设疑研读的习惯。

4、有敢于答问,大胆质疑、辨疑的习惯。

5、讨论时有听取同学的意见,判断是非,如对的要坚持自己的观点的习惯。

6、鼓励学生多读作文书,多看课外书,增加知识储备,丰富写作素材。

我班学生有这样一个习惯,还没上的课文,学生自觉地往后读,还没要求背的课文和日积月累,学生会自觉去背。所以,老师在教学新课时,学生对新课已经很熟悉了,上起课来就比较轻松。

一、 教学目标:

通过片段训练,使学生能进行细致的描写。

二、 教学重点:

片段练习

三、 教学难点:

通过片段练习,掌握进行细致描写的技巧。

四、 教学设想:

演示实验——练习——分析——片段练习——方法

五、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课堂导入:

同学们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感到最可怕的是写作文,往往胶尽 脑汁而无处下笔, 搜肠刮肚找不到一个词语。

其实, 你们都是幸运的, 因为前人留给我们太多的宝藏, “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李太白的杯中酒,曹雪芹笔下的十二金钗,只要我们能多读好书,再掌握一定的作文技巧,又何愁写不好作文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解决作文中的一个难题:
“怎么进行细致的描写”?

(二) 讲授新课

1、 教师演示:教师手拿一个纸飞机,用力射出去,然后飞机掉 教师演示到了地上。

要求:

(1)同学们要仔细观察,然后用一段话进行描写。

(2)同学们之间交流、分享。

2、摘录例句:
、摘录例句:

a、老师把纸飞机用力的射了出去,飞机在空中飞了一圈,掉到 了地上。

b、老师右手拿一个纸飞机,高高向斜后方举起,身体向右倾斜 45 度角,右脚后退一小步,头微微抬起,向斜上方看,用力的将 飞机射了出去。飞机在空中像一个翩翩起舞的女子,画了一道优 美的弧线,轻轻地站在了地上。

3、分析:这两段话,你认为哪段写的好?为什么?

4、教师引导分析:得出“描写三原则” 。师总结:描写是什么呢?我认为描写就是把你看到的东西,可能是一 个人、一件物品、一个场景,告诉没有看到的人。

如果你要告诉别人什么, 首先一定要告诉别人。师总结:描写时,除了告诉别人“有什么”“怎么样”外,还要告诉别人“像什么”(板书:像什么)运用一定的修辞,这样才能使你的作文生动形象。“有什么”使我们明白了描写的对象,“怎么样”使描写具体起来,而“像什么”使描写变得更形象、生动,这三点就是描写三原则。

5、下面,同学们按照描写的三原则,检验一下自己刚刚的描写,进行修改。

6、教师让同学们将自己修改后的片段读出来,然后同学之间进行互评,教师让同学们将自己修改后的片段读出来。

7、美文共赏:

朱自清的《春》 分析:春天里“有什么”? 春天里“怎么样”? 春天的事物“像什么”?

8、作业:

每人发一张图片——小鸭游水图, 让同学们课后按图片所画进行 描写练习。

要示:用词准确,100 字左右。

9、板书设计:三式妙法巧绘大千世界

1.有什么(对象) 描写三原则:

2.怎么样(细致)

3.像什么(修辞)

10、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对描写的练习,同学们都有一个感觉:原来作文很简单。这也是这节课,我要告诉同学们的一个道理——作文 并不难。

但也有一部分同学词句匮乏,以后教学中,一定要加强词句的积累。

《风筝》初中语文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

1积累“虐杀、苦心孤诣”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蕴含的浓浓亲情。

3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学习圈点勾画的读书方法。

过程方法目标:

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探讨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文中浓浓的手足之情,学习鲁迅严于自省、知错必改的情操与美德。

二、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师准备:七年级(上)语文教材及参考书、本课的PPT课件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找本课相关资料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三、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配儿歌展示儿童嬉戏图片,感受幸福童年。

2、导入新课:我们的童年是幸福、快乐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这样的幸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1课《风筝》,了解在旧中国,封建教育观和家长制下的儿童生活吧。

(二)作者介绍(课件出示)

(三)读文探究

1、指导朗读

(1)教师指导读文要求(课件出示)

a、读准字音;
b、停顿恰当;
c、读出感情;
d、读出重音。(课件出示)

(2)解决字词(课件出示)

(3)就第4段教师做范读指导(课件出示重音)

(4)由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读时注意重音、语速、节奏和感情,然后由学生推荐他的同学来朗读(本环节设计可以充分体现课堂上师生的平等,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也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让课堂气氛也更活跃。读后请学生评价,师生共同探讨朗读方法。)

2、合作探究

1—2段:第一组问题

(1)为什么“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2)“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前后是否矛盾?

3—4段:第二组问题

(1)3-4段一面写“我”,一面写小兄弟,对小兄弟的描写流露出什么感情?

(2)对我流露出什么感情?

5—8段:第三组问题

(1)“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为什么说“不幸”?

(2)对待早年的过错,鲁迅先生的心情如此沉重。你从鲁迅先生身上学到了一种什么样的品质?

9—12段:第四组问题

(1)待到小兄弟惊异地笑着说“有过这样的事吗”为什么“我”不觉得宽松反而觉得沉重?

(2)为什么说“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为什么“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非常的寒威和冷气”除形容天气外,有没有别的含义?

(本环节先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各小组讨论后再让学生畅所欲言。重视引导、多给学生鼓励,引导帮助学生认真品味文中思想、情感。开拓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语言的组织和表达能力。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先由教师作个示范,再由学生发言。)

3、感悟主题

让学生思考作者鲁迅在这篇文章里想表现怎样的主题

(知错就改、手足情深、反抗封建教育)

(四)说话训练

课文中说“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你小时候也做过很多游戏,玩过不少玩具吧?选一个你最难忘的说给同学听听。(这样设计可以唤起学生对生活的关注和感受,拓展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文化品味,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从而领悟到写出真情实感是写好文章的关键。)

(五)深化总结

对于教育,这确实是一件很难的事,需要我们时刻注意,时刻反思。鲁迅的《风筝》一文,让我们掩卷沉思,心潮难平啊!

(六)作业:给我们的老师、家长写一封信,和他们来一次诚意的恳谈。

总结语:这堂课我以朗读贯穿始终,让学生通过充分的朗读感悟课文,体会文中蕴含的人文精神,使学生在品味语言的同时,又得到精神的熏陶。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大胆质疑,发表见解的能力,营造了民主、平等、自由、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在阅读思考中,理解文章的情感、写作技巧,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课文内容分析:

本文选自《列子·汤问》是一则既有神话色彩的寓言故事,又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和朴素的辩证法思想的寓言故事。它借愚公形象的塑造,通过“智叟”与“愚公”的对话,展现出了“智叟”之愚与“愚公”之智,告诉人们做事既要胸怀大志,敢于实践,才有可能成功。同时,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雄伟气魄,表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不畏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对人们有很大的启发。

学情分析:

经过两年半的初中语文的学习,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定数量的文言文,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并且具有基本独立的阅读欣赏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已具备了结合课文注解进行阅读,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合作的探究能力。因此本课的学习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主,教师重在指导,给予方法上的点拨。

教学目标:

1.能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大意,积累文言词汇。

2.能结合诵读加深文意的理解,培养文言语感。

3.能结合文本内容多元化理解寓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与判断力。

教学重点:

1.利用注释和工具书自主式学习,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2.通过对情节和人物的分析,体会本则寓言中包含的深刻寓意。

教学难点:

愚公与智叟对待移山问题的观点孰是孰非的理解。

教学创意:

引导学生紧扣文本,利用独立思考、合作讨论等形式进行探究式学习,从而培养学生语文思维。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调动学生积累,感受寓言魅力。

(一)学生回顾之前学过或学生课外可能读过的其他寓言故事。

(二)结合这些寓言故事,同学们觉得寓言有哪些特点呢?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对八年级学生来说,寓言是同学们十分熟悉的一种文学体裁,从小到大同学们积累了许多寓言故事。教师可以从回顾此前学过或学生课外可能读过的其他中国传统寓言故事,引出学生对寓言故事的特点回顾。这时学生的答案可能不太准确,老师不多讲解,为下面对寓言故事特点的学习埋下伏笔。)

二、诵读全篇,读准课文。

1.学生提出应注意的字词读音、句内停顿及个别语句的语气处理,并朗读,教师点评。

2. 采用指读、男女生分开读等方式读课文,师生交流从而进一步读准字音。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这两环节是让学生夯实基础知识,读准字音,使学生爱上朗读,掌握朗读技巧,提高朗读水平。)

三、疏通课文内容。

1. 生字、生词可以参考注释、工具书等一一落实,自疏文意,有疑难之处,小组讨论解决。

2.教师通过结合课文内容提问、学生抢答的形式,适时讲解文中关键字词的含义。

所提问题为:

1)北山愚公多少岁?年且九十(讲解“且”)

2)所移何山?其大小如何?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讲解“方”“仞”)

3)有多少人参加移山?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讲解“遂”“率”“荷”“叩”“箕畚”“尾”“京城”“孀妻”“遗男”“始”“龀”)

4)对愚公移山有人反对吗?愚公是如何反驳的?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讲解“止”“甚矣,汝之不惠!”“以”“曾不”“毛”“虽”“穷匮”“苦”)

5)愚公最后把山挖掉了吗?操蛇之神闻之,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讲解“惧”“已”“感”“负”“朔”)

3.学生质疑,把课文中不会翻译的字句说出来,大家一块探讨。

4.再读课文,复述故事。

学生再读课文,对照注释,复述课文。复述的要求:语言要准确,故事情节要完整,力求生动。此部分分为2个小环节:①先在小组内讲述。②学生小组讲述后,推荐优秀者在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学习热情,在耳熟能详的故事里找到学习的乐趣,不至于倍感枯燥。同时,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文言文的方法,受之以渔,使学生学有所得,得之有法,能自由地阅读文言文,培养他们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同时提升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播放江涛唱的《愚公移山》歌曲导入。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古老的故事加上现代流行的旋律,古今融合。别有一番风味,让学生先被乐曲震撼一下,渲染气氛,再走进文本,激活课堂,先声夺人,使学生顿生兴趣,让学生很快走入文本。)

二、分析愚公之“愚”、智叟之“智”

1.齐读课题《愚公移山》,从题目中了解了哪些主要信息?

明确:人物和事件

2.围绕“愚”可以组词。愚公从字面上可以理解为:愚蠢的老人。(板书:愚)

3.老师范读课文,引导学生在文中找出体现他愚蠢的内容,并适时回顾重点字词的含义。

明确:1)山高: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讲解“方”)

2)年迈:年且九十 (讲解“且”)

3)器陋: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讲解荷、箕畚)

4)援寡: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追问几个人帮助他?四个人)

5)路遥: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追问哪个字最能体现?讲解“易”、“始”)

PPT出示:山高、年迈、器陋、援寡、路遥

4.真是一个愚不可及的老人,文中还有一个老人,他叫智叟。文中又有哪些内容体现智叟的“智”呢?

PPT出示: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明确:概括能认清“自身的年迈和山高”(板书:智)

5.智叟说这番话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呢?

明确:嘲笑

6.句子哪些内容可以体现出智叟这种嘲笑的态度?

明确:“笑”神态描写直接表现态度; “甚矣,汝之不惠!”倒装句 你太不聪明了,智叟开口就在嘲笑愚公;“其”用反问增强嘲笑的语气;“曾不能毁山之一毛”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嘲笑的态度。

7.同桌互相交流,学生读出嘲笑的态度,老师朗读指导,互评。

8.智叟为什么会嘲笑愚公?明确:因为愚公自不量力

9.小结:由此可见,愚公愚在自不量力,智叟智在着眼眼前,认清现实(板书:认清自我 着眼眼前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本环节旨在引导学生结合文中具体语句围绕愚公“愚”、智叟“智”两个方面进行归纳概括,抓住要点分析人物。老师要指导学生围绕重点字词和写作方法上咀嚼文字,并对个性化的人物语言进行朗读指导。)

三、理解愚公“不愚”,智叟“不智”

1.作者称呼两位老人一位“愚公”、一位“智叟”,“公”:对上了年纪男子的尊称。叟:年老的男人。从称呼上明显感到作者对愚公的态度更加的尊敬。为什么作者对愚公更加尊敬呢?下面请同学们浏览课文内容,勾画出体现愚公形象特点的语句并加以分析。学生小组交流

明确:

1)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不畏困难)。

2)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敢于实践)

3)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发展的眼光)

4)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坚持不懈 敢于实践)

5)年且九十 (造福大众)

2.这样的愚公还愚蠢吗?出示“智”的中西方理解。

【PPT出示】

智:《说文解字》形声字,从知从日,知亦声。矢,即是箭。口即是口。“知”为“说的准”、“一语中的”。日即是太阳。表义为口中言语如箭出口而说太阳。

太阳之阴阳者,见之则为阳,不见之则为阴。广义为明万物阴阳之本,知万物阴阳之变化。对事物的过去现在未来的变化对答如流,胸有成竹。

西方哲人亚里士多德认为:真正的美德不可没有实用的智慧,而实用的智慧也不可没有美德。

3.结合“智”的含义,你觉得愚公还愚蠢吗?学生明确:他是一位智者

4.下面请同学们结合文中内容,仿照例句写下你认为愚公是智者的理由。全班交流。

例如:

愚公是一位智者,因为他召集家人共同谋划,既发现移山的困难,又敢于面对困难。

5.这时与智叟“着眼自我 认清现实”的智相比,愚公的智则是?

明确:放眼未来 敢于实践(板书)

6.小结:与愚公的大智相比智叟的“智”只能是?学生说出:小聪明 (板书)

【PPT出示】小聪明产生于头脑,大智慧来源于心灵;小聪明体现于表面,大智慧深藏于内心;小聪明多急功近利,大智慧则淡泊宁静;小聪明多有才无德,大智慧则德才兼备。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本环节是上一环节的深入,是本课的难度所在。通过对“智”中西内涵的讲解,让学生发现愚公其实是一位智者。让学生仿写例句,采用读写结合的方式进一步分析人物形象。在与智叟“智”的比较过程中,引导学生感悟“大智慧”和“小聪明”的不同,从而加深对愚公人物的理解。)

四、课外拓展、老师小结

1.在中华的历史长河中,你还想到了哪些具有大智慧的人物?

明确:

商鞅是法家代表,几千年前就提出了以法治国的超前理念;

刘彻变古创新,外儒内法的治理着这个庞大的帝国;

秦始皇开创了中华文明历第一个封建集权王朝——秦朝;

孔子是儒家代表和创始人,他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

2.小结:他们用智慧成就了中华文明。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懂得了“真正的智慧不仅在于能明察眼前,而且还能放眼未来”,希望同学们向愚公一样既要仰望星空,超越现实的束缚找寻梦想,又要脚踏实地,用自己的双手使梦想照进现实。

一、教材说明、分析:

本篇课文为初中语文第五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本节课的讲授内容是第二课时的内容,着重讲授“重复”、“对比”手法的运用。该篇作为鲁迅的短篇小说名篇,具备了写作赋形思维训练中“起、承、转、合”的写作思路,作为短篇小说的典范之作。该课书首先要求学生进一步掌握小说的相关知识及对小说的简单鉴赏分析,学会并力求掌握从人物分析推知小说主题的鉴赏原则,再通过后面几课的学习,构建小说鉴赏的基本框架,具备小说鉴赏的基本能力,为以后学习、鉴赏,乃至创作小说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该篇小说中多次用到“重复”和“对比”的手法,熟练掌握这两种手法对于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的提高势必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了解、掌握小说的`基本知识。

(2)情感目标:理解人物形象的复杂感情。

(3)重点:人物形象特征及其形成原因。“重复”、“对比”手法的运用分析。

(4)难点:从分析人物到提升主题的思维训练。“重复”、“对比”手法在实际写。

三、程序设计说明:

1、回忆旧知识,导入新课:

问题1:我所认识的鲁迅。(幻灯展示)

问题2:什么是小说?小说鉴赏应注意些什么?(幻灯展示)

2、点明学习目标和重点,进入新课。

3、讲解“重复”和“对比”的含义。(不要求学生背下来)

重复:就是在写作过程中选择那些和自己的写作主题、文章立意的主题信息、性质、意思、情调相同、相似、相近的文章因素来进行谋篇、结构、构段、造句、行文,以增强表达效果的写作手法。

对比:就是在写作过程中选择那些和自己的写作主题、文章立意的主题信息、性质、意思、情调相反、相对、相背的文章因素来进行谋篇、结构、构段、造句、行文,以增强表达效果的写作手法。

4、找出《故乡》中运用反复与对比的地方。(看前四个自然段)

问题3:前三个自然段分别讲什么?

问题4:“我初到故乡看到了什么?想起了什么?”(教师示范分析图表的前一小部分,重复、对比的例子各一,剩下部分由学生独立完成。)

问题5:试根据刚才的分析方法自己从文中选取材料分析“重复”、“对比”手法的运用。(教师根据学生情况做针对性指导)(旨在让学生独立体会、理解重复、对比手法。)

4、检查、实际操作:问题7:请根据自己的

体会,自选内容,运用“重复”、“对比”手法写几句话(可以运用其中一种或两种综合运用)。(教师巡回指导、点评)

5、小结:通过上面的讲解分析和操作,我们了解了重复和对比手法的正确运用能增加文章的立意、表达效果,关键是在运用时首先要把握好文章的整体立意和主题内涵,选择好要运用的材料对象的本质和主题内涵的相关、相似或相反、相对。这更多的是在以后的写作实践中加以运用,并在运用中仔细揣摩、体会。

6、作业布置:(旨在把理论知识转变为实际运用能力。)

分析下面这一幅对联中重复和对比手法的运用。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海燕

教学目标 :

1、通过有感情朗读课文来感知课文,弄清文章深刻内涵,理解海燕这一艺术形象的典型意义.

2、理解象征、对比、拟人、比喻手法在文中的作用

3、品味文章语言。

4、感受海燕自信、乐观、勇敢的品质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有感情朗读课文来感知课文,弄清文章深刻内涵,理解海燕这一艺术形象的典型意义.

2、理解象征、对比、拟人、比喻手法在文中的作用

3、品味文章语言。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通过有感情朗读课文来感知课文,弄清文章深刻内涵,理解海燕这一艺术形象的典型意义.

一、导入

二、走进作者

三、品读文章,整体感知

1、听读课文

2、有感情自读课文

3、朗读点评和指导

《海燕》既是一首色彩鲜明的抒情诗,又是一幅富有音乐的节律和流动感的油画.。文笔粗犷,气势磅礴,感情激越,给人以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朗读时候要注意体会,朗读语速不可太快,虽感情起伏而定,要有激情。

四、感受形象,体味情感

1、这是一只 海燕。

2、作者在文中是怎样来表现这只海燕的?

把海燕的活动放置海面上暴风雨来临的典型环境中,以此来烘托海燕的性格。海面上自然景象的变化愈来愈险恶,而海燕的战斗情绪愈来愈高涨。当暴风雨在酝酿之中时,海燕早已按捺不住对暴风雨的渴望和欢乐,热切地迎接新生;当暴风雨逼近,海燕在风吼雷鸣中飞舞着,欢笑着,号叫着;当暴风雨即将爆发时,海燕预示着暴风雨即将来临,鼓舞人们积极行动起来。海燕是矫健勇猛、心情欢快、斗志昂扬、无所畏惧形象。

暴风雨来临三幅图景:来临、逼近、到来

3、引导学生揣摩具体描写和烘托海燕的段落或者句子,赏析海燕具体形象。

点拨①、抓住描写海燕的关键语句,理解其性格特点;

②、抓住其他海鸟的描写,理解他对海燕性格的烘托作用。

五、小结:

六、布置作业

1、思考:高尔基仅仅在描写海燕吗?

2、背诵课文

3、同步测试(课堂反馈)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理解象征、对比、拟人、比喻手法在文中的作用

2、品味文章语言。

一、检查背诵

二、深入探讨海燕形象,理解文章内涵

②、联系写作背景,理解作者思想感情。

这是怎样的一个年代?

本文写于1901年,那时正是俄国1905年革命前夕最黑暗的年代,当时人民群众的革命运动风起云涌 ,沙皇反动政府加紧了对人民的镇压,正是革命与反革命激烈搏斗的时候.高尔基当时在彼得堡,亲身感受到了工人运动、学生运动的磅礴气势目睹了沙皇政府镇压学生运动的残暴罪行。他为了热情地歌颂无产阶级革命先驱,揭露沙皇反动政府,抨击机会主义者、资产阶级自由派的丑恶嘴脸,满怀激情地写下了这篇文章. 作者以海燕为题,一是醒目,可以象征无产阶级革命先驱,二是可以躲过沙皇检查机关的耳目 .

③、注意象征手法运用的特点,把握形象内涵;

作者在文中赞美的是像海燕一样的无产阶级战士,鞭挞的是海鸥海鸭企鹅等形形色色自私、怯懦的不革命者,以及乌云狂风等反革命势力,表现了作者抑恶扬善,爱憎分明的情感态度。

三、品味关键语句

1、请你从文章中找出你最喜欢的语句或语段,说说你的看法。

( 准确指认修辞方法;反复体味,深入分析;要从表情达意的效果及营造意境角度进行分析。)

① 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比喻和拟人。黑色的闪电准确传神地展现了海燕矫健、勇猛的雄姿;高傲赋予海燕以人的性格,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海燕藐视一切反动势力的精神风貌。

② 风紧紧抱着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拟人。连用抱甩摔几个动词,还有恶狠狠,赋予狂风人的性格和行为,写出了风的猖狂的气焰。

③ 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

比喻、拟人和反复。敏感的精灵,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显示了海燕的勇敢和智慧,说明无产阶级革命者的高度的预见性和敏锐的洞察力。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运用反复,语气肯定,表达了坚定不移的必胜信念。

四、联系社会生活

1、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既有温煦的爱的阳光照耀,也有各种各样的暴风雨的考验。结合自己实际,想一想,《海燕》给我们生活带来什么有益的启示?

(把握形象,展开联想、想象,然后作出有条理的分析。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大胆地发表看法,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面对暴风雨,海燕不是畏惧,而是勇敢地迎接挑战。它勇猛坚强,乐观自信,以大无畏的精神和必胜的信心搏击暴风雨。它是胜利的预言家。那么当我们有了暴风雨考验的时候,我们也应该像海燕那样勇敢地面对困难,充满自信,坚强勇猛地和困难作斗争,这样就一定能克服困难,取得最后的胜利。

五、课堂练习

1、品味到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摔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海燕》)

2、《海燕》一文中写道:海鸭也在呻吟着,它们这些海鸭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轰隆隆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你生活中也有海鸭这样的人吗?如果有,你准备怎样去劝说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呢?

3、破折号的作用

A、表示后面是解释说明部分;B、表示语意的转折或跃进;C、表示声音的延长;D、表示两个破折号之间是解释说明部分;E、表示强调;F、表示后面是引文

1、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 )

2、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 )

3、海鸭也在呻吟着,它们这些海鸭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 )

4、看吧,它飞舞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 )

初中语文《心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把握小说情节,理清作者思路。

2、品味语言,了解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3、揣摩心声的深刻含义,联系生活实际,探讨小说的现实意义。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听取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心声。

二、展示教学目标

三、正音听读

捻(niǎn)噗(pū)蜷(quán)簪(zān) 琅琅(láng)发窘(jiǒng)抽噎(yē)恍惚(huǎng hū) 抽泣(qì)棱角分明(léng)

四、整体感知课文

1、学生各自朗读课文,准备用简练的语言复述主要情节。

情节:公开课前 想读课文

回家路上 偷读课文

次日放学 听读课文

公开课上 终读课文

2、京京为什么渴望朗读课文?又是在什么情况下实现了自己的愿望的?他能不能读好课文呢?

当李京京看到讲义上印的《凡卡》时他喜欢极了,因为凡卡使他想起乡下跟爷爷在一起的幸福生活,想起了和妮儿一块儿摘桑果、吃桑果的趣事。课后听了赵小桢软绵绵、奶声奶气地练习,更增强了他公开课上事先布置好的赵小桢不敢举手,别人更不敢举手,只有李京京举起了手。程老师有点慌乱了,在实在没有人举手的情况下,处于无奈,程老师只好叫李京京读。凡卡的遭遇引起了有着相似经历和同样不幸命运的李京京深深的.共鸣。他读得声情并茂,教室里一片寂静,大家都被感动了。

3、课文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来刻画李京京?找出这些描写的句子,并讨论这些描写作用。

心理描写:

17小节:京京垂下头。他多么喜欢这个故事啊!他真想念一段,哪怕是几行字的那么一小段呢!他准能念好。朗读课文难道一定要歌唱的嗓子吗?(表现了他执着、倔强的性格,对朗读课文的渴望。)

27小节:声音是不太好听,有点毛毛刺刺的。可是公开教学课难道是上台表演吗?嗓子不好的人,就只能躲在树林子里读他喜欢的课文吗?京京心里难受极了。(表现京京对老师的不满和难受的心情。)

32小节:不,不是这样的。京京听着,在心里说,不是这样的。万卡不是个娇滴滴的小姑娘,他那时才九岁,一个人孤零零地在城里当学徒,吃不饱,还要挨打,他伤心极了,盼望爷爷去救他,他在恳求,在哭诉,绝不该有这种撒娇的腔调。(表现京京对万卡感同身受的理解,以及他纯朴的个性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五、深入探究课文

1、课文题目是《心声》,是谁的心声?心声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浅层:执着地要在公开课上朗读课文。

深层:

⑴ 要求教师能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给予每个人相同的关心。

⑵ 渴望家庭和睦,能生活在一个幸福安宁的环境里。

2、四人一组讨论:这篇小说触及了当前教育中存在的哪些现象?

⑴ 重视对优秀学生的教育,对李京京这样有问题的学生,指导和关心不够,教师在无意识中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打击了学习的积极性。

⑵ 教师在教学中事先安排、弄虚作假,给学生带来不公正的感觉,对学生诚信做人带来负面影响。

⑶ 教师的行为观念存在一定的偏差,缺少爱心,平等待人等教师应具有的优秀品质。

3、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小说的主题。

通过写李京京渴望表达亲情的心声来呼吁教育工作者要尊重每个学生的真情,批评了教育领域里追求形式甚至弄虚作假的不良风气。

六、练习

请用精练的语言讲述你学习生涯中亲身经历的一件小事,表达你的心声。

初中语文《长恨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了解白居易生平及其创作成就。

2、 结合朗诵,理解思想内容,把握长恨歌的主题。

3、 学习诗歌的艺术手法。

教学重点:
1、朗诵。2、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品味诗歌语言,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白居易生平及其创作成就。(教师补充)

白居易的青年时代是在颠沛流离中度过的,十一岁就离家避难,贫困的生活使白居易接近了人民,这对他的诗歌创作差不多一开始就走上现实主义道路有重大的作用。

白居易二十九岁一举成进士,四十四岁之前在仕途上一帆风顺,因此这一时期的作品以“讽喻诗”为主,如《新乐府》 《 秦中吟》,三十五岁 写《长恨歌 》 。815年因造谣中伤被贬为江州司马。从此过上了“独善其身”的生活,“感伤诗”代替了“讽喻诗”,如《 琵琶行》 。另著有《白氏长庆集》。

白居易最大的艺术成就是倡导了“新乐府运动”,就是用新题写时事的乐府式的诗。他提出了一种写作准则:“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从文学理论上和创作上掀起了现实主义的高潮。

二、创作背景写

元和元年,白居易和朋友王质夫等人同游仙游寺,说起唐玄宗李隆基和杨玉环的悲剧故事,王质夫说:“夫希代之事,非遇出世之才润色之,则与时消没,不闻于世。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如何?”( 意为:“迎合世俗的事,不是遇见超出世人的才能加以润色,就会随着时间的流失,而被人遗忘。你诗写的好,善于描写情感。尝试着歌颂他们,怎么样?”)乐天因为《长恨歌》。

三、解题

1、 “恨”是沉重的遗憾, “长”长久, “长恨”就是长久的遗憾, 表达了感情的深度和痛苦的沉重。

2、歌、行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兴起于初唐。

3、新乐府诗:相对于古乐府而言,指的是一种用新题写时事的乐府诗,不再以入乐与否作标准。新乐府诗始创于杜甫,为元结、顾况等继承,又得到白居易、元稹大力提倡。

乐府诗的作者主要有白居易、元稹、李绅、张籍和王建等人。

其特点是“即事名篇,无所傍依”,只继承“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民间乐府的精神,自创新题新意而不入乐。如,杜甫的《三吏》、《三别》和白居易的《卖炭翁》。

4、长篇叙事诗:用诗的形式描述事件、塑造人物、反映社会生活的诗。我国古典诗歌中著名的叙事诗有《木兰诗》﹑《孔雀东南飞》《长歌行》、《长恨歌》、《琵琶行》、《连昌宫词》等。

四、自由朗读,注意以下字音:

回眸móu粉黛dài骊宫lí萦纡yū霓裳nícháng临邛qióng 龙驭yù 鼙鼓pí仙袂mai 衣钿diàn千乘shang 钗擘 chāi b马嵬w?i阑干lán gān 绰约chu 衾寒qīn

五、学习诗歌的第一部分

集体朗读从“汉皇重色思倾国”到“惊破《霓裳羽衣曲》”

1、“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一句在全文中起着怎样的作用?

明确:结构上的作用是统领全诗,提纲挈领;
内容上的作用是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揭示悲剧根源。

2

明确:上句诗人运用细节描写,扣住杨玉环的“回眸一笑”的细节妍态,极力地展现了杨玉环的美艳;
下句诗人运用对比、借代和夸张的艺术手法,通过六宫粉黛的对比映衬,极力渲染出了杨玉环的美艳绝伦。

3、理解句子“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明确:所谓“列土”,取自“列土封疆”意为“划定疆界,皇帝将土地分封给重要的大臣”。出处是《汉书》:“方制海内非王子,列土封疆非为诸侯,皆以为民也。“可怜”古今异义词,语序调整为“门户生可怜光彩”。

4、“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明确:丝竹在古汉语中的解释很多,大体是指的是音乐。丝是弦乐器,竹是管乐器。凝:徐缓。主要是写君王对贵妃的迷恋,对爱情的沉醉。“渔阳鼙鼓”即指安禄山率领的造反军队。这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六、概括第一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汉皇重色思倾国——惊破《霓裳羽衣曲》,写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生活,以及由此导致的荒政误国和安史之乱的爆发。“三千宠爱在一身”

七、课堂小结

八、布置作业:预习第二部分内容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提问背诵第一部分重点语句

从“九重城阙烟尘生”到“魂魄不曾来入梦”

1、自由朗读这部分内容,理解诗句意思。

“千乘万骑”:成千上万的兵车和骑兵;
西南:向西南

宛转:轻而柔的起落。蛾眉:蚕蛾触须细长而弯曲,因以借代女子美丽的眉毛。。委:卸落。旌旗:旗帜的总称,借指军队的旗帜。回:使动用法,使??回转。信:随意、听凭。

对此如何不泪垂!翡翠衾寒谁与共?:宾语前置句

2、第二部分内容:实写马嵬驿兵变,杨贵妃被杀以及从此以后唐明皇对杨贵妃的朝思暮想,深情不移。“君王掩面救不得”

二、品味语言,体会情感。

(一)讨论问题:玉环被杀后李隆基的感情是用什么手法表现出来的?

明确:通过景物描写去渲染及烘托人物的情感。

(二)找出描写景物的"语句,分析这些语句的内涵和作用。

1、 蜀江水碧蜀山清,圣主朝朝暮暮情。

明确:蜀中的山山水水原是很美的,但是在寂寞悲哀的唐玄宗眼中,那山的“青”,水的“碧”,也都惹人伤心,这是透过美景来写哀情(反衬),使感情又深入一层。

2、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明确:行宫中的月色,雨夜里的铃声,本来就很撩人意绪,月,寄托着情人的思念,铃,代表着远方的音信,诗人抓住这些寻常但是富有特征性的事物,把人带进伤心、断肠的境界,再加上那一见一闻,一色一声,互相交错,在语言上、声调上也表现出人物内心的愁苦凄清,这又是一层。

(触景生情)

3、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明确:城池、宫殿尚在,清澈的太液池,盛开的芙蓉花,摇曳的未央柳,曾经熟悉的场景再回眼前。作者用了反衬的手法,衬托下文中玄宗的伤感!唐明皇在杨贵妃被赐死马嵬坡之后回到宫中,触景生情,想起数年恩爱、朝夕相伴的杨贵妃,如今物是人非,怎不伤心落泪?

三、熟读此部分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预习第三部分

初中语文《背影》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本课是名家名篇,主要围绕特定环境中“背影”的描写,来表现父亲的爱子之心和作者的念父之情。教学适合采用自主参与活动的教学方式,实施探究性学习,掌握自主式学习的方法。教师首先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通过阅读感悟这篇文质兼美的散文;
以自编提纲卡的学习方式,将本文的内容系统化。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抒发的父子间看似平淡实为深切的感情。

2、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以及作者抓住某一特定情景展开内容的写法。

教学难点:

学习在叙述和描写中抒发感情的方法,理解深沉的父子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同学们,有谁知道孟郊的《游子吟》这首诗吗?

(教师用幻灯片打出,师生共同朗诵这首诗。)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诗歌赞颂的是谁?(它是歌颂母爱的。)“世上只有妈妈好”,很多的诗和歌都是咏赞母亲的,说明母亲的确伟大。然而,父亲伟不伟大呢?同学们爱自己的父亲吗?今天,我们来感受一篇表现父子情深的散文--《背影》。

二、整体感知课文:

1、检查预习情况,正音正字。(打投影片)

差使(chāi) 交卸(xiè) 奔丧(sāng) ?游逛(gung)

踌躇(chuch’)栅栏(zhà) 蹒跚(pnshn)琐屑(suǒxiè)

2、由学生自由上台写出其它的生字词,集体讨论解决。

3、简介作者及背景: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欧游杂记》等,收在《朱自清文集》里。《背影》是记实散文,写于1925年。作者曾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是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述的那一回,想起来跟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只是写实,……”

三、初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父亲说过的五句话。

1、由生活导入:根据同学们的观察,在家庭生活中,父母二人哪个人的话语多些呢?父亲一般沉稳少言。朱自清的父亲也一样。大家找找看,父亲一共说了几句话,用直线划出来。(以快速阅读抓文章重要信息为突破口,分组讨论。)

2、提问:父亲说第一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我”与父亲见面的背景如何?

a:祖母死了;
b: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祸不单行,家境惨淡)

提问: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重点词:“死、交卸、祸不单行、狼藉、变卖典质、亏空、丧事、惨淡、赋闲”等)

提问:这些沉重的精神和物质负担均压在父亲身上,但他对儿子说的话是忧伤的`吗?

(读“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一句,体悟理解父亲对儿子的爱——宽厚豁达。)

3、父亲的第二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护送儿子过江上火车。“不要紧,他们去不好!”“他们”是单指茶房那一类人,包括了其他任何人,表达父亲情感的细腻的一面。)

提问:儿子远行,父亲开始决定送还是不送?

(先不送后又送。)

提问:父亲为什么送呢?表达了父亲对儿子哪一侧面的爱呢?

(“忙、不送、嘱茶房甚仔细、不放心、颇躇踌”。抓住“躇踌”一词,反复悟解,联系前文背景介绍,体会父爱的深沉而细腻。)

4、请找出父亲送儿子上车的过程说的三句话,并体会所含的意思。

<1>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2>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3>进去吧,里边没人。

(这些话含蓄着许多怜惜、体贴、依依不舍的意思)

四、细读课文,抓住四次“背影”深入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角度和方式。

1、同学们找找文章中几处写到背影?

<1>惦记背影(思念父亲)

<2>刻画背影(望父买橘)

<3>惜别背影(父子分手)

<4>再现背影(别后怀念)

2、课文哪两个地方实写父亲的背影?

a:父亲买橘子爬月台的时候;

b:父亲送子时,下车往回走,混入人群的时候。

3、着重写父亲“背影”的是哪一处?把“背影”的内容划出来。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显出努力的样子”)

提问:这里运用的是什么描写?

(肖像和行动描写,重点写衣着和动作。)

4、父亲的外貌有什么特点?

(“黑布小帽”、“黑布马褂”、“深青布棉袍”,全是黑色的。)

提问:这样写有什么用意?(鼓励学生自由发言)

(如:①父亲在守孝期间,体现了父亲的孝顺。②和“肥胖”的身子构成一致,更显得压抑沉闷,有助于对“背影”的理解。③父亲性格内向,不爱说话,黑色突出这一性格特征。)

5、父亲过铁道时的行动描写有什么特点?找出其中的词句,并加以体会。

(蹒跚、慢慢探身、两手攀着上面、缩、微倾;
这些动作描写,表现出父亲行动的困难、艰难。)

探讨:父亲过铁道既然如此困难,为什么还坚持为我“过铁道买橘子”?

(各抒已见,互相补充。)

6、集体诵读这些句子,注意语调、语速、语气。

7、第一处和第四处写“背影”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第一处点题,第四处照应,前后一体。)

8、请找出本文的文眼。

(文眼就是文章的字眼儿,读出了文眼,就读出了中心。文眼常常出现在开头或结尾。)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五、精读课文,捕捉作者的情感特点:

1:课文写了“我”几次流泪?找出文中几次写“流泪”的句子。

a:悲哀之泪:见父亲,睹家境,想祖母

b:感动之泪:望亲买橘,父子离别

c:伤心之泪:再现背影,泪光莹莹

2、文中哪两处地方用了“聪明”一词?文中“聪明过分”“太聪明”两个短语的含义是什么?

(一处:在父亲与脚夫讨价还价时,我觉得掉面子,说“聪明过分”是深深的自责,是嘲弄自己“少年不识愁滋味”。二处:对父亲嘱咐茶房后,自责“太聪明”了,较前句内疚更甚。)

3、本文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前后讨论,互相启发,尽量统一答案)

(褒义词贬用,感情色彩发生了变化,表明“我”自作聪明,这不聪明,主要是突出“我”对父亲所做的事情不理解。展现父亲对儿子的无微不至的关心疼爱,为后边写“背影”作铺垫。)

4、紧抓文末一句感叹,把握全文情感线索,概括课文的中心意思。

本文通过对父亲背影的描写,于叙事中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深情至爱,儿子对父亲深深的思念之情。

六、拓展迁移:

1、上面我们对课文内容进行了分析,大家是否有这种体会:同样是通过极平凡的小事来写人,我们往往写得十分乏味,而《背影》却写得深切感人。这是为什么呢?现告诉大家一个秘诀:写散文有一条重要原则,就是要善于选择表现角度。本文表现角度的选择上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分组讨论,然后举手发表自己的看法。

(提示:1、表现角度新颖独特。本文选择背向的特定角度,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全力抒写父亲的背影,令人拍案叫绝。2、表现角度能集中反映出描写对象的内在精神。“父亲买橘子爬月台”的背影,是全文的聚光点:父亲的慈爱和迂执、艰难和努力、困顿和挣扎,都凝聚在这一点上;
父子之间分离时深沉的爱也倾注在这一点上;
儿子对父亲一生的零星印象,以及百感交集的思绪都聚会拢来了,从而形成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

2、将全班同学分为“颂父组”与“颂母组”,从日常生活中找出父亲或母亲令人可敬的生活事例,以“我说父亲(母亲)好”为主题开展辩论会。

初中语文《公输》教学设计

一、主旨概述

课文记述公输盘替楚国造云梯,准备去攻打宋国,墨子听到消息后连忙前去阻止。用巧妙、锋利的言辞使战争发动者理屈词穷,又凭谋略使他们不敢轻举妄动,最终阻止了战争的发生。表现了墨子临危不惧,智勇双全的性格。

二、结构内容

全文共22段,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1)交代墨子出使楚国的缘由。

第二部分:(2~12):墨子以激将法说服公输盘。

第三部分:(13~16):墨子能言善辩,初步说服楚王。

第四部分:(17~22):墨子以超人的智慧和勇气,说服公输盘,并迫使楚王暂时取消了攻打宋国的.计划。

文章开头先介绍事情的缘由,中间部分详细叙述了墨子与楚王和公输盘斗争的经过,最后一部分清楚地介绍了事情的结局,脉络清晰。

三、严密的逻辑性

《公输》一文记述了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体现了墨子的非攻思想和实践精神。文章通俗平易,朴实无华,特别讲究逻辑的严密和说理的充分。

墨子首先从道理上说服公输盘。攻城杀人是不义的行为,墨子以献金请公输助杀辱己之人,从而引出公输的话“吾义固不杀人”,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指责公输四个不义的表现,指出其“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弓弩齐发,步步进逼,使公输退无余地,理亏而折服。这是止楚攻宋的关键性的第一步。第二步是以楚王攻来如弃贵偷贱的荒谬之举,来说服楚王。巧设三个生动的比喻(舍文轩而窃敝舆,舍锦绣而窃短褐,舍梁肉而窃糠糟)、三层鲜明的对比(大而富的楚国与小而贫的宋国),使楚王不得不称“善”。第三步则是在义胜理足的基础上以实力战胜公输,以智慧揭露公输“我知所以距子”的阴谋诡计,正告楚王宋国早有防御,迫使楚王放弃袭宋的.计划。文章充分表现了墨子的勇敢和反攻伐的主动精神。

总之,《公输》以假设、类比和推理的方法巧妙说理,透辟有力,特别是运用欲擒故纵、诱敌入套的技巧,不仅使文章逻辑严密、说理充分,而且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四、文中的特殊句式

1.“宋何罪之有?”,正确翻译是“宋国有什么罪呢?”在古汉语中,表疑问的疑问代词要提前,正确的语序是“宋有何罪”,“之”,宾语前置的标志。

2.“夫子何命焉为”,正确的翻译为“你(有)什么见教呢?”本句中,本来没有谓语,在翻译时应补充出来。“焉为”表示疑问语气。

3.“胡不见我于王”正确的翻译为:“为什么不把我引见给大王呢?”“见我”,理解为“(把)我引见。”

五、曲折的故事情节

《公输》一文以生动的对话、鲜明的人物形象给人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文章主要采用对话形式,不仅表现了墨子的机智勇敢和反侵略精神,而且可以从中领略墨家崇尚朴质的文风——以达意为主,不讲求文采。故事情节却是一波三折,悬念迭生。墨子千里迢迢跑到楚都去见公输盘,出人意料的是,见面后墨子并没有直接劝阻公输盘,而是宕开一笔,先邀请公输盘替他去杀人,制造了一个悬念。墨子见楚王时也是如此,大家都以为他要劝说楚王,但墨子却和楚王聊起了偷窃病,又是一处悬念。当读到“公输盘服”和楚王称“善”时,读者一定会以为问题解决了,但这两处各自均是波澜又起,悬念再生,令人不读不快。

六、比喻与排比手法的运用

在说理的过程中,本文不仅巧妙地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如用“文轩”比喻楚国的地域辽阔富饶,用“敝舆”比喻来国土地的狭小贫瘠,用“粱肉”和“锦绣”比喻楚国的富足,用“糠糟”和“短褐”比喻宋国的贫穷,使人清楚地看到楚王攻宋的.本质——扩张领土的野心,发人深省,很有说服力,而且还运用了排比手法,增强了语言的气势,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如墨子与公输盘的第一轮辩论中,连续用了五个“……不可谓……”,在语势上你连发的炮弹一样有力,在内容上从不同角度对公输盘进行了斥责,令其难以招架,无可推脱。

七、抓住文中的辩论进行教学的方法建议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或大或小的各种辩论,有辩论就必须有矛盾的焦点、矛盾的双方。因此,学习《公输》,我们应在熟知文义的基础上理解几组辩论中双方的焦点及立场,分析他们辩论的方式及技巧,以及他们在语言中所表现的各自的性格特征。攻宋和反攻宋是全文的矛盾,文章就抓住这个矛盾,步步深入。起初墨子和公输盘辩论,谴责攻宋“不义”;
接着和楚王辩论,将攻宋与患“窃疾”相提并论,深入地揭露了攻宋的侵略实质;
后来由辩论转到了攻防之术的实际较量,直到打破了敌人的一切幻想,更加深入地证明攻宋的不足取。就在这对矛盾不断发展、激化、解决的过程中,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越来越鲜明。学习这些知识后,我们也可尝试着运用这些知识,找几个辩题和同学练习辩论,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公输》教学设计1

一、导入课文

可由杜甫的《兵车行》或第一、二次世界大战的巨大损失,引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和平与发展。从和平中联系黑子的“非攻”思想,引出课题。

二、介绍作者、释题

1.《墨子》:是墨子和其弟子、再传弟子的言论总汇,现存53篇。全书思想严密,自成体系,文章质朴,逻辑性强。墨子,名翟,鲁国人,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春秋战国之际的思想家。他的思想主要是“兼爱”“尚贤”“非攻”“节用”,基本上反映了劳动者、小生产者的利益和愿望。

2.公输:名盘,一作“般”,或作“班”,鲁国人,又称鲁班,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能工巧匠。

三、教师范读全文(或听录音带)

要求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初步熟悉文章的内容,画出其中的难字生词。

四、疏通字词

读准下列字词的读音:

械 郢 荆国 敝舆 麋鹿 犀兄 牒 守圉 禽滑厘

五、指名学生朗读课文,进一步熟悉文章内容

六、讨论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

讨论后明确:全文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楚国将攻家,墨子前往劝阻。第二部分(第2~22段),墨子成功劝阻楚国攻来。此部分又分三层。第一层(第2~12段),墨子劝阻公输盘;
第二层(第13~16段),墨子劝阻了楚王;
第三层(第17~22段),墨子以实际行动劝阻楚王取消了侵宋的行动。

七、学习文章第一部分

1.学生齐读文章第一部分。

2.注意几个重点词语:

子墨子闻之 起于鲁 至于郢 见公输盘

3.指名学生口译全段。

4.思考:楚国为什么想攻打来国?墨子前往劝阻,反映了墨子的什么思想?

明确:因为公输盘为楚国制造攻城的工具。墨子的行动反映了他坚持正义、反对侵略的战争思想。

5.学生自由朗读全段两至三遍,然后背诵全段。

八、学习文章第二部分第一层

1.教师范读这一节内容。注意读出语气和感情,将学生带入情境之中。

2.学生自读一遍,要求声音要洪亮,读出其中之味。

3.学生结合注释,自己翻译这一节内容。如果有难点,标记出来。’

①注意以下重点词句:

夫子何命焉为 愿借子杀之 吾义固不杀人 来何罪之 有胡不已乎

吾既已言之于王 胡不见我于王

②请学生翻译“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不可谓知类。”

学生翻译时,教师注意引导:翻译后要及时评价鼓励。

③学生自己相互口译一遍,然后就剩下的疑难主帅生互相提问共同解决。

4.思考:墨子是怎样劝说公输盘的?

明确:墨子首先巧设陷讲,假意请求公输盘帮他杀人,引出公输盘“吾义固不杀人”的观点,然后结合公输盘的行为,雄辩地指明公输盘的不智、不仁、不忠、不强、不知类,使之无言以对。

5.学生自由地诵读几遍,然后指名学生朗诵。

6.师生齐读这一节内容。

九、布置作业

1.背诵已学的段落。

2.翻译第三部分第一层。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简单回顾上课时所学内容

二、学习第二部分第二层

1.让学生听录音带,然后跟读,体会文章的语气、语调。

2.请学生释泽重点语句。请注意以下语句:

舍其文轩,邻有弊舆而欲窃之。

必为有窗疾也。

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弊舆也。

臣以王吏之攻家也,为与此同类。

三、师生共同翻译第十三段和第十五段。注意老师声音要洪亮,学生轻声跟着翻译,注意落实重点字词。

四、分角色朗读

朗读时要注意各自的语气。楚王表现的是一种骄横之气,而墨子是进行劝说,话中多排比句,有理而气势磅键。

五、学生散读该内容,然后思考:墨子是采用什么方法劝说楚王的?

明确:采用了类比的方法。首先同样巧设陷饼,引出楚王的判断:“必为有窃疾也。”

然后将楚国的国势、行为与“有窃疾”的人进行类比,尖锐地指出楚国行为的错误所在,迫使楚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六、学习第17~22自然段

1.男生齐读第17~22自然段。

①集体归纳通假字:

子墨子九距之于墨子之守舆有余公输盘讪

③注意见个句子: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 吾知所以距子矣

虽杀臣,不能绝也 善哉,吾请无攻来矣

③分角色朗读课文。

④学生齐读课文。要求尽可能熟读成诵。

七、学生散读全文

八、讨论:墨子为什么能够劝说成功?

明确:首先运用巧妙的劝说技巧,两次巧设陷讲,使劝说对象在不自觉中听从自己。

教学目标:
1.通过预习,疏通并了解课文内容 2.由感知入手,弄清文章内容的表层含义,理清层次结构 3.分析理解前两幅画面,学习海燕自信乐观勇敢的精神

教材分析:
重点:目标2、目标3 难点:理解海燕的自信心与洞察力

课前预习指导: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4\") 播放录音 ,学生边听边读,进入作品情境之中 二、师生共同疏通文意:(3\")

1.问题一:听了刚才的朗诵,同学们的眼前出现了什么景象?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肯定正确意见:波涛汹涌的大海,暴风雨来临之前,只有海燕在高傲地飞翔

2.问题二:这画面最使你感动的是什么?

学生思考后,提问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回答,教师肯定:海燕那勇敢无畏的精神

三、划分层次结构:(10\")

刚才同学们眼前的画面是一幅整体的画面,然而,它又可分成几幅小的画面,请同学们根据课文的内容看可分解几幅小画面,各说明什么意思?(问题三、四)

教师抽查提问,其他学生补充 教师评价:三幅画面:

第一幅画面(1-6)暴风雨孕育之时,狂风卷集着乌云的大海上,海燕高傲地飞翔,渴望暴风雨,海鸥等仓皇逃窜。

第二幅画面(7-11)暴风雨逼近之时,乌云直压海面,海燕奋勇搏击风浪,迎接暴风雨。

第三幅画面(12-16)暴风雨即将来临,乌云闪电的大海上,海燕反复呼唤暴风雨

四、讲析第一幅画面(1-6)(10\")

1.请一朗读水平较好的学生朗读1-6段,其他学生思考划分层次,并归纳层意(问题五) 2.学生独立思考,必要时可略作交流,教师视情况决定是否给予适当提示

3.教师抽样提问后评价:

第一层(1-3)风卷云集,海燕高翔

第二层(4-6)其他海鸟吓得惊慌失措

4.教师讲析 1)开头一句,写暴风雨来临的前兆,点明海燕所处的环境。\“苍茫\”描写大海气势;\“卷集\”写乌云翻滚的情景。然后正面描写海燕。

2)\“黑色的闪电\”形与色,用比喻表现海燕矫健的雄姿;\“高傲地飞翔\”总写行动;\“碰\”写它勇敢低飞;\“冲\”写出迅猛高翔,用拟人手法写海燕斗志昂扬,渴望暴风雨的到来

3)写声音:正面描写\“叫喊\”的勇敢,再从乌云听到叫喊,侧面烘托\“叫喊\”声的威力,用排比突出海燕敢于斗争的精神

4)第二层通过声音、行动、情态等来描写海鸥、海鸭、企鹅的丑态,与高傲的海燕形成鲜明对比(启发学习海燕的精神)

教学目标:

一、学习本文层次清楚,首尾照应,言简意赅的记叙方法,同时了解记叙中描写的作用,使学生了解我国劳动人民高度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能力;

二、掌握本文中的词类活用,省略句式与古今词义差别等古汉语知识。

教学设想:

一、安排三课时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本文从三方面记叙_表演的奇妙,一是写_本身的声响,二是写听众的反应,三是交代表演的场面及所用的道具。其中_本身的记叙与描写,是本文的教学的重点。关于本文中的词类活用,省略句式与古今词义辩析等古汉语知识,这对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不易理解与掌握,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三、教学方法:本文篇幅短小,文字不太难懂,串讲时,可以采取学生先讲,教师有重点地加以补充的方法。归结中心思想与写作特点,可以用讨论式,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第一教时教学要点:

解题,介绍作者,范读课文,讲析课文第一、二段。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检查旧课,引入新课。先让学生集体朗读或背诵《卖油翁》,然后告诉大家,《卖油翁》讲的是酌油技术精熟的故事,这篇《_》(板书课题)讲的是民间艺人技巧高超的故事。这两篇课文都体现了对所从事的工作精益求精便能熟能生巧的道理。

二、课题。

_,是杂技的一种。演员运用口腔发声技巧来模仿各种声音。它能同时发出各种音响,这种技艺,清代属“百戏”之一种,表演者多隐身在布幔或屏风的后边,俗称“隔壁戏。”

这篇课文记述的就是一场在围幕中表演的绝妙的_,反映了我国民间艺人技艺的高超。

三、作者介绍(请同学看注解)。

作者林嗣环,字铁崖,清代福建省晋江县人。清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中进士。晚年住在杭州。著作有《铁崖文集》、《湖舫存稿》和《铁声诗》等,现在已经容易看到了。《_》就是节选自《铁声诗自序》(见清人张潮编辑的一部笔记小说《虞初新志》卷一),文字稍有删改。

〔《_》这段文章,还见于金圣叹批本《水浒》第六十五回的前批。林嗣环与金圣叹几乎是同时人,现在还找不到可靠的材料断定这段文章的作家究竟是谁,课文林嗣环,是依据《虞初新志》。〕

四、教师范读课文。

五、正音正字(先请同学,然后上黑板注音):

宴(yàn)屏障(píngzhàng)少顷(shǎoqǐng)吠(fèi)曳(yè)叱(chì)少舒(shǎoshū)撤(chè)

六、指导学习第一段课文(先请同学朗读并翻译,然后由教师补充讲解):

“京中有善_者。”

京城里有一位擅长表演_的艺人。这句总领全文,“善”字,通贯全篇,是概括本文题旨的关键性字眼。京:这里指北京。善:善于,擅长。(先请同学回忆《卖油翁》一文中“善射”的“善字_。)者:代词,代艺人。

“会宾客大宴”正赶上(有一家)大摆酒席,宴请宾客。会:副词,恰值,正好。(注意:古今词意不同),宾客大宴:是“大宴宾客”的倒装句。这句前边可以加上“有一家”三个字。

“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_人坐屏障中”:在客厅的东北角,设置八尺宽的屏风,表演_的艺人,坐在屏风里边。于:表示处所的介词,在。厅事:指厅堂,大厅。古代官吏治理政事的地方,也称“听事”。后来也用在称呼私人家里的厅堂,客厅。之:结构助词,的。施:与现代汉语“措施”,“施舍”用法不同。八尺:指屏障宽度。屏障:屏风。屏,本义是“蔽”的意思;障,本义是“隔”的意思。“屏障”二字,原来都是动词,合起来成为名词,指屏风一类陈设。清代表演_,都要用围帐、屏风一类东西来隔断听众视线,所以又称“隔壁戏”。现代_表演,演员不必隐身,改为借助扩音器发出各种声响,并且可以借助于动作、手势。坐:后面省略了介词“于”。

“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其中仅有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和一块醒木罢了。这个句子,前边省略了主语和谓语“其中有”三字。中间省略了量词“张、把、把、块”等,古汉语经常把数词直接放在名词前边。而已:古文中常见的表示“仅有”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宾客们团团围坐在屏风周围。一会儿,只听得屏风里醒木一拍,全场都静悄悄的,没有一个敢大声说话的人。众:许多人。如听众,观众。团:圆,周,这里是团坐,即团团围坐。课本注解也通。但:副词,只,仅。下:落,拍,动词。满坐:代指全厂的人。坐同“座”。

寂然:寂、寂静。然,形容词词尾,表示“……的样子”。哗(huá):喧闹,声大而杂乱。

以上是第一段,交代_表演的场地,道具,以及表演前听众的反应。作者连续用了四个“一”字,极力渲染道具的简单,以衬托后面艺人技艺的高超。

七、指导学习第二段课文(方法同前)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远远地听见深胡同里小巷深处狗在叫,接着就有位妇女被惊吓醒了,打呵欠,伸懒腰,她的丈夫正在说梦话。遥:远。巷:胡同,里弄。吠:狗叫。惊觉:惊吓而醒过来。

“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过一会儿,孩子醒了,大声哭叫。丈夫也醒了。妇人抚摩小孩并喂奶,孩子含着奶头哭泣,妇人边拍抚边轻声哼着哄着孩子。又一个大孩子醒了,唠唠叨叨地说个不停。既而:时间副词,表示一事过去不久又有一事,即不久,过了一会的意思。啼:放声哭。亦:副词,也。乳:前一个“乳”字是动词,作“喂奶”讲。后一个“乳”字是名词,奶头。呜:象声词,此处作动词用,即小声哼唱着哄小孩入睡。絮絮:形容连续不断地谈话,如絮叨不休。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在这个时候,妇人手拍小孩的声音,嘴里哼唱着哄小孩入睡的声音,小孩嘴里含着奶头哭的声音,大孩子刚刚醒来的声音,丈夫大声责骂大孩子的声音,同时一齐发出来,各种绝妙的声音全都具备了。当:值,在。是:此,这。叱:大声呵斥。众妙:指_艺人模仿的各种奇妙的声音。妙:是形容词,这里指声音。用“一时”又用“齐”强调艺人的绝技。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全场的宾客没有一个人不伸着脖子,偏着头看,微笑着,默默地赞叹,认为好极了。以为:认为是。以,认为;为,是。妙绝:“绝,”极,副词,引伸为少有的,没有人能赶上的。

以上是第二段,从夜深人静遥闻深巷犬吠写起,描写一家夫妇和两个孩子,在卧室中的各种响动。声音由远及近,由外及内,由小而大,由少而多,由寂静而喧哗。描写十分逼真,形象。在“当是时”这一表时间的词语限制下,罗列了各种声音,最后用“一时齐发,众妙毕备“这两句概括性词语作结,就把同时发出的各种不同声响交代得十分清楚。特别是听众的神态表情,更为生动,引人入胜,反衬出_艺术的高超。

八、布置作业 。

一、案例背景

1、教材分析:

本单元都是叙事性作品,描写的对象都是普通人。通过普通人的日常琐事,表现“爱”的主题,诉说人与人之间(尤其是对于普通人、弱者)的同情和关爱。学生可以从阅读中感悟到“爱”这种博大的感情,从而陶冶美的情操。

朱自清的《背影》是中国现代散文的经典之作,至今仍充满感人至深的力量。它感人的力量从何而来?在于作者用纯朴真挚的语言,表现父亲在祸不单行、生活困苦、哀愁焦虑的日子,用自己的方式无微不至的关怀远行的儿子。父子之情跃然纸上,父爱在背影的烘托下显得异乎寻常地深沉和感人。正是这样一个在特殊环境下活动着的背影,成了本文的聚光点。父亲的慈爱和固执,艰难和努力,困顿和挣扎,都凝聚在这一点上;父子之间分离时深沉的爱也倾注在这一点上。文章无论记人、叙事还是抒情都十分平实,在平实之中蕴含着极为深挚的情感,是一篇饱含真情实感的美文。

2、学生分析:

我班一半以上的学生的父母外出打工,因而对亲情的渴望非常强烈,但谈及父亲,除了严厉和陌生外,几乎没有其他印象。在这种情况下,缺乏相应的情感体验,要与作品产生共鸣,从而学会把握和领悟人性美,最终学以致用,以我笔写我心来刻画有血有肉亲情洋溢的父亲形象,在这些方面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因而我觉得在上学期开展的《母爱如山》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基础上,给这些不谙父爱的学生们上一堂他们最该补的“父爱”课,很有必要。让学生既欣赏了美文,又懂得感恩父爱,因而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3、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洋溢在字里行间的父子之情。

(2)、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体会语言的特点。

(3)、珍爱亲情,增进与父母的沟通与交流。

4、教学思路:

《背影》是一篇为人称道的美文,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感念父亲及对自己过去不理解父爱而今懊悔不已的真挚浓厚的感情。这样的写作过程,是“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有感而发的文章,才可能具有震撼读者心灵的力量。因而我分“了解背景,进入情境”、“整体感知,理清思路”、“合作探究,细节赏析”、“拓展阅读,学生习作”四个环节进行赏析。

5.教学手段:

(1)朗读:本文为一篇美文,语言朴实感人,因而感知,感悟文章内容,朗读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形式可以是多样的,如教师配乐朗读、听录音、学生齐读、散读等。

(2)研讨点拨:课堂教学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重点研读文中父亲说的“五句话儿”,出现的“四次背影”,“三处情感的跌宕”,两个“聪明”,“一声长叹”。选用语言实例赏析,体会关键词语的妙处,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教师在疑难处给予指导点拨。

二.教学步骤

(一)了解背景,进入情境

以文学常识导入:朱自清,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有诗文集《踪迹》、《欧旅杂记》,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

1925年10月朱自清先生接到父亲来信,不禁回想起八年前与父亲在南京浦口分别时的情景,写下了记实散文名篇《背影》。作者曾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是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述的那一回,想起来跟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只是写实……”

(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体味本文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注意文中几次出现背影。

生:本文字里行间渗透着淡淡哀愁,父亲对儿子疼爱、不舍。

师:从朱自清先生的写作背景来看,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你能描述当年“我”写《背影》时的真实心绪吗?

生:本文写于1925年10月,当时“我”正在清华大学任教。社会的世态炎凉,使“我”多年来在寂寞困愁中生活。正值家境败落惨淡,祖母的死,父亲的失业,变卖典质还亏空,又添新债办丧事,“我”为走投无路而绝望。

生:家庭光景如此惨淡,为了“谋事”糊口和读书寻求出路,父子不得不依依惜别,踏上了颠沛流离的路途,不知何时再能见面的痛苦困扰着“我”。

(此环节教师要珍视学生阅读的最初体验,尤其是文章的感情基调的理解。)

(三)、合作探究,细节赏析

引导学生运用“知人论世”来探究本文。本文作者描述的是惨淡家景之下,冬天相别之时,儿子心目中父亲的“背影”。接着扣紧父亲说的“五句话儿”,出现的“四次背影”,“三处情感的跌宕”,两个“聪明”来组织课堂教学。

重点要阅读文章第二部分,找出文中哪些地方能够体现出浓浓的父爱之情。要读出与文章情境相同的感情,一篇好文章读起来或荡气回肠,或慷慨激昂,或温情脉脉,使学生受到感染和教育。教育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读书明理。阅读佳作美文,高尚的情操、崇高的思想就会通过语言文字流入孩子的心田,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从而认识社会、认识人生,学会做人。

师:(第一环节聚焦“背影”)文中一共写了几次背影?几次背影的出现各有什么作用?联系全文细细品味。

(学生讨论时,教师可参考课后练习一中的问题设计进行引导。明确后,用多媒体展示进行纵向比较)

师:(第二环节解读眼泪)见到父亲的背影时,作者流了几次泪?分别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师:研读文中三处跌宕的情感潜流。不送与送是第一处跌宕。你能推测父亲的心路历程吗?

生:“我”到南京为的是谋事糊口,心烦事忙,没有空送儿子。但是怕这个熟识的茶房敷衍“我”,不放心就又来车站送儿子了。

生:这里动词“踌躇”使用了两次。“颇踌躇了一会”,时间较长;“踌躇了一会”,时间较短。表现父亲是经过深思熟虑,最后作出的决定。说明父亲关爱儿子胜过关爱自己。

生:这里也两次使用了副词“终于”,更表示作出“送”的决定的艰难思考过程。

师:走与不走是第二处跌宕。你能推测父亲的心路历程吗?

生:上车后帮儿子忙前忙后,将诸事安排停当,儿子却让“我”走,但“我”还不想走,还想跟儿子多待一会儿,去买桔子给他路上解渴吧!

师:颓唐与惦记是第三处跌宕。你能推测父亲的心路历程吗?

生:“我”少年外出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如此凄凉、颓唐!家庭琐屑让“我”发怒。唉,“我”的身体又不好,在北平的孙儿现在多高了?不知儿子现在过得好不好?咋不来封信呢?

师:文中第五节一连用了两个“聪明”。你是怎样理解这两个“聪明”的?

生:当父亲忙着和脚夫讨价还价的时候,“我”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其实哪里是父亲说话难听呢,实在是家境日下,囊中羞涩啊。作者自嘲并称那时真是聪明过分。

生:父亲嘱托茶房好好照应儿子,“我”暗笑父亲的迂,自以为看破世情,其实是不理解父亲的眷眷之情,拳拳之心。作者还是自嘲称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生:我觉得第二个“聪明”使用了程度副词“太”,还加了“!”,均是褒词贬用,都是“幼稚无知,自以为是”之意。恨自己不理解父亲的深深的自责!感情是层层推进的!

师:文末一声长叹:“唉!”,第5段的末一句之首也有一声叹息“唉”,你能说出两者的区别,读准它们所蕴含的情感吗?

生:前一个“唉”用的是逗号,表示短叹;后一个“唉”用的是感叹号,这声长叹是前面那声短叹的感情递增,表达了对健康欠佳的父亲无限的思念,也表达了对辛苦辗转的自己无力尽孝的愧疚!

师:带领学生总结父亲形象:中国典型慈父形象。为儿子勉为其难,不善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只会用行动去尽职尽责,含蓄深沉。

读了本文,我们不由得感慨“可怜天下父母心”!是啊,天底下的父亲都象朱自清的父亲那样,十分爱自己的子女,不忍心让他们受到一丁点的伤害。他们忙里忙外,思前虑后,图的是什么呢?他们什么也不图,只求儿女平平安安。希望所有的同学都能孝敬父母,做一个知道关心父母的好子女。

(四)拓展阅读,学生习作

1、选择《背影》中你最喜欢的语段,说说喜欢的理由,并要求背诵。

2、学习了《背影》的描写人物的方法与语言朴实感人的特点,来写半命题习作《____的父爱》

三.教学反思

开展主动性学习,要求我们的语文课堂具有较强的开放性,但课堂时间有限,因而就要求教师处理好“放”与“收”的关系。在课堂上,教师的组织协调能力、驾驭能力,机智敏捷的反应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再者,对学生的引导是很重要的,要求学生课前做好预习,扫清文字障碍。

教任何一篇课文,一定要把握课文的“基调”。《背影》的基调是反映深厚的父子之情。本课只有抓住这一中心点,其教学效果才能好。

远程教育初中语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景物描写

2、了解对比手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在故乡,“我”见到了许多人,其中着重写了哪两个人物?这两个人物又以写谁为主?

2、作品通过闰土、杨二嫂两个人物前后的变化,揭示了什么问题?

二、示标

三、新授:

1、鲁迅对“故乡”景物的描写共有哪几次?

⑴“我”回到故乡时见到的“萧索的荒村”;——开头 (现在)

⑵“我”回忆起的“神异的图画”;——中间(过去)

⑶“我”“在朦胧中”想象到的图景。——结尾(未来)

2、萧索的荒村:(讨论)

① 一般地说,冬天的景象如何?“深冬”呢?

②“天气又阴晦了”的“又”是什么意思?

③为什么写冷风发出呜呜的响声?

④“苍黄”的“苍”照应了前文的哪一个词?

⑤“深冬”“阴晦”“呜呜”“苍黄”各是写什么?这些背景给人一种什么感觉?

⑥“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一句中,哪两个词是说明“萧索”的?它们各是什么意思?

⑦“我”为什么会产生“悲凉”的心情?

⑧作者要反映的仅仅是“几个”荒村吗?

3、神异的图画:(讨论)

①故乡近三十年前后有什么差异?

“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碧绿”的“沙地”;

“深冬”、“阴晦”、“冷风”、“苍黄”、“萧萦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②“天空”“圆月”“沙地”“西瓜”,“深蓝”“金黄”“碧绿”,从所写景物和色彩看,这幅图画给人什么感觉?

③上一段说“没有一些活气”,那么这一段的少年“十一二岁”“银圈”“捏”“刺”又给人什么感觉呢?

④“我”儿时的故乡只是一个一般的村庄,儿时的闰土也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少年,作者为什么要写得这么美呢?

4、朦胧中的想象

①作者写了“萧索的荒村”、“神异的图画”,为什么结尾还要写“朦胧中”的想象?而且基本上是“神异的图画”的重复?难道二十多年前的“故乡”就是美好的天堂?

这是为了反映“我”对现实的故乡的不满,希望能改变现实,有一个光明的世界,也就是文中所说的“希望”。这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进一步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②怎样实现自己的理想?(体会结句的含义)

有没有希望,取决于自己的努力。只要努力奋斗,希望一定能够实现。

5、齐读三处有关景物描写的部分。

6、作品对景物的描写在写作上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写景要配合人物,要为表现主题思想服务,不能为写景而写景。

四、作文片断训练:景物描写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以“我”回故乡的活动为线索安排情节

2、对比手法突出中心

3、准确生动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主题:

小说以“我”回故乡的活动为线索,着重描写了闰土和杨二嫂,反映了辛亥革命后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与剥削之下农村破产、农民生活痛苦的现实;揭示了封建传统观念对劳苦大众精神上的束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膜;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二、写作特点:

1、以“我”回故乡的活动为线索安排情节。按“我”“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顺序,把所见、所闻、所感、所忆的各种材料组织起来。

2、通过景物描写为人物活动提供背景,为表达中心意思服务。

⑴“我”回到故乡时见到的“萧索的荒村”;——开头 (现在)

⑵“我”回忆起的“神异的图画”;——中间(过去)

⑶“我”“在朦胧中”想象到的图景。——结尾(未来)

3、通过肖像、语言、神情、动作的描写刻画鲜明的人物形象。

闰土:政治上受迫害、经济上受剥削、精神上受毒害的贫苦农民的形象

杨二嫂:既被侮辱、被损害,又深受私有观念支配的村镇小市民的形象

“我”:同情、热爱劳动人民的具有民主进步思想倾向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

4、语言准确、生动,富有个性化。

三、课堂练习

(一)填空:

1、《故乡》体裁是 ,选自 《 》,作者是 ,原名 ,是我国伟大的 家、 家、 家。

2、在故乡,“我”见到了许多人,其中着重写了 和 两个人物,运用 的手法突出了他们二十多年前后的变化。

3、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没有现成模式可循,只有上下齐心,勇于实践,努力探索,方能成功。用《故乡》一文中的话来形容就是 。

(二)阅读“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我也说不出话”

1、选文中的“他”是指 ,“我”是指 。

2、选文分别从 、 、 等三方面对“他”作了描写。

3、“老爷”这一称呼写出了在“他”心目中两人之间 的变化,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

A生活经验丰富了 B精神变麻木了

C出于礼节的需要 D社会地位悬殊增大了

4、“厚障壁”比喻( )

A外貌的巨大差异。

B经济状况的巨大差异。

C久别重逢的陌生感。

D人与人之间的隔膜。

5、“似乎”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6、“我也说不出话”表达出“我”此时此刻的感情是( )

A无可奈何

B难堪、恼怒

C震惊、悲哀

D兴奋、欢喜

三、阅读“我问问他的景况……可以听他自己去拣择。”

1、“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中的“刻”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刻”字扣“全然不动”和“石像”,描绘了闰土麻木的表情。

B“刻”字揭示了闰土内心的苦闷。

C“刻”字是闰土饱经生活磨难的写照。

D“刻”字表现出闰土自愧不如的呆滞。

2、闰土的性格特点是( )

A辛苦麻木

B呆滞麻木

C勤劳呆板

D怯懦无情

3、填空:

从选文最后一段中找出与以下语句相呼应的词语。

①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

②总是吃不够

③不太平

④什么地方都要钱

4、以上这些内容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四)、阅读《故乡》最后三段:

1、第一段中三个“辛苦”的含义各不相同分别是:① ;② ;③ 。

2、第一段中“我们”是指, “他们”是指 ,“别人”是指 。

3、第一段中“知道我在走我的路”的意思是:

4、第一段中“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中“一气”的意思是 。

5、文中说“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是指什么样的生活?

6、第一段中最后一句中的两个“生活”的词性分别是 词、 词。

7、第二段中“手制的偶像”的含义是( )

A亲手用木头或泥土做成的神像。

B比喻让下一代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望。

C比喻没有压迫和剥削的美好未来。

D比喻聊以自慰的不切实际的幻想。

8、“朦胧”中再现月下瓜地有什么作用?

9、“这正如地上的路,……也便成了路。”深刻含义是( )

A地上的路,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有人走,就有路,没有人就没有路

B希望的有无如同地上的路,努力去实践就有希望,不去实践就没有希望

C地上的路是一代代人走出来的,后人要沿着前人走过的路继续走下去。

D路是人走出来的,每个人都要走出一条自己的人生之路。

10、文中“我想:……”这段话表达了鲁迅怎样的思想感情?( )

A对未来道路迷茫的怅惘。

B对见到光明前途的喜悦。

C对踏出希望之路的信心。

D对美好前景的热切向往。

11、“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一句所用的修辞手法有

◆知识与能力

1.准确认读文中的词语,明了词语含义。

2.休会本文雅致隽永的环境描写,掌握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3.分析文中人物形象,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4.感知文中景随情移的写作手法。

◆过程与方法

1.学生预习,教师讲解,辅导完成课堂练习。

2.讨论法、问答法、点拨法、比较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使其认识到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中国人民是英雄的人民,是不可征服的。

2.引导学生体会并学习主人公自尊、自信、勇敢的美好品质。

重点难点疑点剖析

◆重点

1.景物描写在作品中所起的作用。

2.带领学生体会作者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形成的别具特色的景物描写。

3.整体感知主人公的性格特征。

◆难点

1.景随情移,情景相生的描写手法。

2.人物性格的探讨研究。

◆疑点

这篇小说怎样渲染了老英雄的传奇色彩?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对作者孙犁及白洋淀的情况应有详细了解。

2.复印该篇文章作者孙犁的另一名篇《荷花淀》。

◆学生准备

1.浏览有关白洋淀的资料,形成对该地区的基本认识。

2.预习课文,准确认读“读一读,写一写”中的字词和课文下注词语,并掌握它们的意思。

第1课时教学流程设计

教学步骤

(第1课时)

一、突出主人公神秘感,激发学生兴趣,导入课文(约______分钟)

二、整体感知课文,了解故事情节,梳理文章思路(约_______分钟)

三、分析文中独具特色的景物描写(约________分钟)

板书设计

第2课时教学流程设计

教学步骤

(第2课时)

一、整体感知主人公的英雄性格(约________分钟)

二、人物性格难点研究(约________分钟)

三、指导完成练习(约________分钟)

板书设计

2.疑难字词:

退却 编算 挂花 飒飒 丢人现眼 张皇失措

练习设计

1.分析下列景物描写的语句,掌握其写法及在文中所起作用。

(1)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2)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

(3)弯弯下垂的月亮,浮在水一样的天上。

(4)月亮落了,半夜以后的苇塘,有些飒飒的风响。

(5)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

(6)水淀里没有一个人影,只有一团白绸子样的水鸟,也躲开鬼子往北飞去,落到大荷叶下面歇凉去了。

(7)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

(8)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展。

辅导练习提示:景物描写分析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体会作者优美的语句(包括一些修辞手法的运用),二是指出该景物描写在文中所起作用。

2.拿该文与孙犁的另一名篇《荷花淀》进行比较阅读,体会“荷花淀派”的写作风格。

辅导练习提示:将《荷花淀》的复印件发给学生,对“荷花淀派”稍作介绍后,让学生自己阅读感受,不必作过多讲解。

教法探讨

1.传奇色彩是这个英雄故事的特色,不管是揣摩写作还是理解内容,都要抓住这一特点。教师可以以“传奇”为切入点来设计导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这篇课文情节比较简单,因而不必在上面下很多功夫,教师应引导学生重点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景物描写,一来可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二来可以培养学生自尊自信,勇敢向上的优秀品质。

参考资料

孙犁,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河北省安平县人。1913年4月6日生。他的《白洋淀纪事》为解放前及解放初期的创作集结而成,是作者最负盛名的一部小说与散文合集,也最能代表其创作风格。它反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冀中平原和冀西山区一带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战争、土地改革、劳动生产、互助合作以及移风易俗的生活情景。作品从多方面勾勒了时代和社会的历史风俗画面,其笔调明丽流畅,文风秀雅、隽永,人物形象鲜明,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其中《荷花淀》等作品,已成为广泛流传的名篇,文艺界甚至把它当作现代文学的一种风格流派的标贴,视其为“荷花淀派”的主要代表作。

蜡烛?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科书20页~28页。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会用细节描写展示人物内心世界。

2.把握作者感人致深的写作手法。

3.通过揣摩语句,提高写作能力。

◆过程与方法

1.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辅导为辅。

2.讨论法、问答法、点拨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各国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用血肉凝结的情谊,体会主人公对同志深厚的爱,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重点难点疑点剖析

◆重点

1.分析作者写作手法感人的原因。

2.体会主人公对战士深厚的情谊。

3.揣摩语句,体会其意蕴。

◆难点

作者的写作手法之所以感人的原因。

◆疑点

文中的外貌及动作描写是如何揭示人物心理的。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阅相关资料,了解南斯拉夫解放战争的史实。

◆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借助工具书掌握文中疑难词语。

考试初中语文教学设计模板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的实词,了解文中“以”、“则”等虚词和“然则”、“得无”的用法。

2.理解本文写景抒情、对比出旨的特点。

3.领会文中警句的思想光彩。

二、难点、重点分析

《岳阳楼记》难句解析:

①越明年,|②政通||③人和,|4百废具兴。

分析:(1)这句的基本结构是时间修饰复句。正句部分又是并列复句。

(2)“越明年”历来有两种解释:一、“越”作“逾”讲,作“渡过”讲,这是《说文》的本义;《广雅?释估》也说“越,渡也。”二、“越”作“及”讲,这是王引之《经传释词》的说法。王引之说,“越,犹‘及’也,《书?召浩》:‘惟二月既望,越六日乙未……’”王氏举了《尚书》两个例子,《尚书》“越六日乙未”这种类型的结构共十二个,都作“到”、“及”讲。看起来两种说法似乎都能言之成理。但是根据《岳州府志》“职方考”的《宗谅求记》,的“去秋以得罪守兹郡”和“明年春……增其旧制”等材料来看,膛子京确实是从庆历六年开始修岳阳楼的,应当以第一种说法为妥。

译文:“过了明年,政事顺利,上下和睦,一切废弃了的事儿都兴办起来啦。”

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分析:“得无……乎?”有人认为有三种解释:一、用反问语气强调肯定谓语所表达的意思;二、相当于“大概”,也是肯定谓语;三、向否定事实方向推测,相当于“该不会……吧”。第一说似嫌烦琐,而且“得无”是两个词,不是一个词。异,不同。无,没有。得,能够。乎,吗,在是非问句后面的语气助词。能够没有不同吗?否定之否定之否定,亦即三重否定,这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一个强有力的发问,即“能同乎?”下文“霪雨霏霏……感极而悲”是一种心情;“春和景明……其喜洋洋”是又一种心情,具体地说明了“不能同也”。又,“日饮食得无衰乎?”(《触菩说赵太后》)等于“平时饮食能够不衰退吗?”“妾得无随坐乎?”(《史记?廉颇商相如列传》)等于:“我能够不株连受罪吗?”跟“得无”相同的是“得不”、“得非”、“得毋”、“能不”、“能无”、“能勿”。袁仁林《虚字说》:“俱反问辞,见其不能也。”再看以下推断:异(不同)——无异(同)——得无异乎(得同乎)——不相同也。“不相同也”是朴素的直陈,“得无异乎?”是委婉的发问,具有精湛的修辞技巧。

3.至若①春和||②景明,|③波澜不惊……

分析:《课文》没有给“至若”作注。《历代散文选》的注释是:“至若春和景明——像那风和日丽的春天。若,像。”按:这里把“至”跟“若”分拆为两个词,而且把“若”解释为“像”,恐属未当。“至若”是单纯的连词,词根是“至”,“若”则是一个词缀,没有意思。古人用“至”等于“至若”的如:“今也玩好变之,外物引之。引之而往,故曰拔。至圣人不然……”(《韩非子?解老篇》)“至若”又等于“至如”、“至于”,例如:“虽为侠,而逢巡有退让君子之风。至若北道姚氏……南阳赵调之徒,此盗跄居民间者耳。”(《史记?游侠列传》)“元,凯既登,巢,许获逸。至于今日,所谓道之云亡,邦国珍瘁。”(《晋书?贺循传》)“如”和“于”跟“若”一样,也只能是词缀。(请参阅《现代汉语虚词的构成方式》,见《语文知识》1957年第6期。)论述某种情况或某件事情的时候,把话题转到跟论述有关的其他方面去而又略带假设因素的,就用“至”、“至若”、“至如”“至于”。本句上文说的是“霪雨霏霏,连月不开……”这里讲到另一种境界,就用“至若”来连接。

译文:“至若到了春气暖和,阳光明媚的时候,波澜不起……”

4.①沙鸥翔集,|②锦鳞游泳。

分析:(1)这是一个对偶句。“锦鳞”特指美丽的鱼。

(2)“翔”跟“集”是一对反义词,“游”跟“泳”也有反义因素。“游”的本字是“厅,《说文》:“浮行水上也。”“泳”,《说文》:“潜行水中也。”

译文:“沙鸥或者齐飞,或者群集,鱼儿有时浮出,有时潜入。”

5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壁……

分析:(1)“而或”其实是两个词,“而”表顺接;“或”作“有时”讲,相同的用法如:“仆常痛诗道崩坏,忽忽愤发,或食餟脯……”(白居易《与元九书》)

(2)“一空”、“千里”都是数量词组作谓语,“长烟”、“皑月”都是偏正词组作主语,“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是一个工整的对偶句。

(3)“浮光跃金,静影沉壁”,也是对偶句,各又隐含着一个比喻,就是“浮光如跃金,静影似沉壁”,“跃”,不只是“闪动”,更有跃出水面的意思。一阵风吹来,微波涌起,峰尖在日光照耀下像是跳荡着的黄金。上句写水上之景,下句写水下之影。或说“浮光跃金”,从意思、从工整的对偶上看,应当接“沉影静壁”,“静影沉壁”实在是错综形式。

译文:“有时弥漫的炊烟完全消散,皎洁的月色笼罩千里。浮动的月光,把微波变成跳跃的黄金,静溢的影子,如同沉浸的白玉。”如果是“沉影静壁”,译文或可也是对偶句。

6①居庙堂之高|②则忧其民。

分析:(l)假设复句。主语“古仁人”都因承前省。

(2)“庙堂”,一般的解释是,“庙”,宗庙;“堂”,殿堂;“庙堂”指“朝廷”。有人认为“唐宋时期的‘庙堂’决非‘朝廷’的意思”,“是指宰相副宰相议事的地方,因此用来作宰相、副相的代称,既可以代其位,又可以代其人。”(《中国语文》1983年第1期第60页)。我看“居庙堂之高”可以说成“处在宰相或副相这样的高位”;但也不一定,“古仁人”的官职低于“宰相”或“副相”的也可以说是“居庙堂之高”。又如“庙堂之议,非草茅所当言也。”(《汉书?梅福传》)这“庙堂”是指_乃至皇帝,不一定只是“宰相”或“副相”。至于“居庙堂之高”,完全可以解成“处在朝廷的高位”,包括做皇帝在内。

译文:“处在朝廷的高位,就关怀他的百姓。”

7①“先天下之忧而忧,②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分析:“先”、“后”都是形容词。拙著《文言难句例解》卷一的第134页说“先”、“后”的后面省去了介词“于”。又如:“先吴寿梦之鼎。”(《左传?襄公十九年》)“先”的后面也省略了“于”,这句意思是“在吴王寿梦所铸用的鼎前面”。现在说,“先”、“后”是形容词增加在动用法,“先天下之忧”、“后天下之乐”,就是“在天下之忧先”、“在天下之乐后”。又如“窈窕艳城郭”(《孔雀东南飞》),“艳”也是形容词增加在动用法。“而”,可以译成“就”,后一个“而”用来表示迟,可以译成“才”。两个分句都是连动式,前一个谓语是方式,后一个谓语是行动,方式跟行动之间用“而”字来连接,是用“而”字来划分界限。一说“先天下之忧而忧”是“先天下之忧而后己忧”,陷于随意增字解句,这并不足取。

译文:“在天下人忧愁的前面忧愁,在天下人快乐的后面快乐。”

8.①微斯人,|②吾谁与归?

分析:《文言文的语言分析》(张拱贵、黄岳洲著)说“谁与归”就是“与谁归”,把“与”看成介词,这是根据一般的通常解释。这里“与”跟“归”都是动词,作“结交”或“称许”讲,《广雅?释估》:“与,许也。”《论语?微子》:“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与”跟“归”两个及物动词同时管一个前置的宾语“谁”。这样,“吾谁与归”就得译成“我称许谁,归宿到谁(的寓居)的地方去呢?”“与”的相同用法又例如:“君不与胜者,而与不胜者。”(《战国策?齐策》)但是,语言是发展的,词性也在发展,“与”的产生介词的用法至少是在西汉,《史记?淮阴侯列传》:“足下与项王有故,何不反汉,与楚连和?”第二个“与”是介词,《岳阳楼记》是宋人作品,把“与”解成介词应该是可取的。又,《文选》张华《杂诗》之二:“佳人不在兹,取此欲谁与?”“与”也是动词,作“给与”讲。

教学目标:

1、积累掌握文言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

2、学习记事、写景、议论紧密结合的写法,学习精炼、生动的语言;培养翻译和朗读的能力。

3、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进步的政治主张。

4、背诵全文教学

教材分析:

重点:1.掌握重要加点字词,背诵课文

难点:1.学习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大胸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

2.抓住本文骈散结合的写法。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合理停顿,抑扬顿挫,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以达到顺畅地背诵全文的目的。

教学设想:

本课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言文。作者是北宋的文学家范仲淹。文中除了大量的文言实词、虚词和重要的句子需要翻译理解外,还要学习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大胸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因此学习中把重点放在文言知识的掌握上,难点放在对文章主旨的把握上。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流程:

岳阳楼记优秀教案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封建时代许多有志的文人士大夫都把“穷则独善其身,大则兼济天下”当作自己的人生信条。他们为官时积极从政,力主改革,为官一方,造福百姓;被贬时,则寄情山水,独善其身。苏轼、柳宗元、范仲淹都是其中的代表。特别是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是表现出了阔大的胸怀和远大的抱负。成为天下人的楷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名篇《岳阳楼记》。

二、作家作品简介

1.作家简介:

《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作者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出身贫寒,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深刻。26岁登进士第,因敢于直言强谏,屡遭贬斥,久不被重用。宋仁宗天圣年间任西溪盐官,建议在泰州修捍海堰。

宝元三年,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加强对西夏的防御,屡立战功。庆历三年,西夏请和,范仲淹还朝,任参知政事。曾提出十条改革措施,包括限制以“思荫”为官,选用干练的人员、严格执行政令导项,又主张兴修水利。因遭保守派反对罢政,于庆历五年贬放邓州,以后还做过杭州、青州的太守。后在赴颖州任途中病死。死后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他以六十四岁的人生,矢志不渝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政治主张,深受当世和后人称道。文章和诗词俱脱俗超凡,是其心志和情感的形象外化。有《范文正公集》_。

2.背景资料:

《岳阳楼记》是范仲淹被罢去参知政事而贬官河南邓州时,应好友滕子京之请而写的。膝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的岳阳楼写记,并送去一幅《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象,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滕子京与范仲淹同年举进士,因才华出众但豪迈自负,被权贵所嫉,贬谪到岳州做太守。范仲淹熟知他的思想和性格,经常想劝慰他,却一直无机会。适逢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请范仲淹代笔记胜,这就给了范仲淹一个规箴知己的好机会,而范仲淹自己也在贬中,亦有抒发自己理想的需要,于是范仲淹就写下了这篇抒发自己胸襟、规劝朋友的千古名篇。

3.岳阳楼:

岳阳楼在湖南省岳阳市巴丘山下,原来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唐朝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人雅客登楼赋诗。后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刘禹锡、孟浩然等诗人相继登楼吟咏,岳阳楼声名鹊起。

三、合作探究

(一)研读第1段。教师范读课文,从情感上抓住学生。

1.对照书_释,理解重要的词句。

句子: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2.思考与讨论

(1)第一自然段交代了什么内容?

明确:交代了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的缘由。

(2)作者开篇用“谪”字点明了滕子京当时的处境。可见滕被谪以后心情不会太好,作者开篇直指,有何用意?

滕子京虽被贬岳州,却积极从政,政绩斐然。“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范仲淹写《岳阳楼记》既是为了称赞好友不以个人沉浮为意,一心寄情与民的高尚情怀,也是为了勉励他像“古仁人”那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同时,作者自己在庆历五年也遭贬谪,也是为了自勉勉人。

(二)教读第2段。先指定学生朗读朗读,然后学生合作解决重要的词句。

1.要着重理解的词句。

词:夫、胜状、晖、备、然则、极、_人、得无异乎

句子: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2.思考与讨论。

这一段写“岳阳楼之大观”,虽然概括,却写得富于形象,气魄宏大。

(l)找出本段概括描写洞庭湖全景的句子

明确(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重点句子的赏析

如:“衔远山”洞庭湖中有许多小山,用“衔”字形象地写出湖与山的关系。“吞长江”长江流经洞庭湖,用“吞”字,不仅形象地写出湖与江的关系,而且“吞”字声音宽舒洪亮,读来气势磅礴。“衔”、“吞”字连用,化静为动,使描写的景物富于动态和活力,“浩浩汤汤”字音响亮,叠字加强气势,形容水大流急,既绘声、又绘形。“气象万千”写洞庭湖上景象变化之多之快。此外如“横无际涯”的“横”,显得境界开阔而有气魄,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作者炼字的功力。

(2)这一节的写景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作者从岳阳楼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宏大开阔的景致描写,引出“迁客_人,多会于此”,由此提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问题,自然引出下文景物之“异”和感受之“异”为结尾的议论作了铺垫。

大声朗读这两段,在熟练的基础上背诵

四、总结:重修岳阳楼的背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五、作业设计:熟悉全文,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

板书设计:

岳阳楼记

范仲淹

作记的缘由属予作文以记之。

洞庭全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岳阳楼记优秀教案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岳阳楼的景致宏大而又气象万千。它的早晚景致有什么不同?迁客_人的览物之情又有何不同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二、复习旧知。

1、重点词句翻译。

2、检查1、2两段的背诵。

三、讲读第3、4段。

1.指明同学朗读第3段课文,讨论解决重要的字词及句子翻译

2.学生齐读第3段。

3.讲析第3、指明同学朗读第3段课文,讨论解决重要的字词及句子翻译

4.学生齐读第3段。4段。

重要的词语:霪雨、霏霏、开、排、樯、楫、;薄、冥冥、景、一、集、芷、汀、而或、

重要的句子: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四、合作探究

(1)以上两段合在一起是文章的第三部分,讨论这一部分写了什么内容?和上文有什么联系?

这一段描写了洞庭湖景色阴晴的变化以及迁客_人登楼时不同的心情。这段内容紧扣上段概述的洞庭湖“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和“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意思来写:

先写了霪雨霏霏中洞庭湖上萧条凄凉的景象,很自然地引出了迁客_人远离京都,怀念故土的失意、忧虑、悲苦的情感。表现了迁客_人“物悲则己悲”的思想感情,照应上文“异”字的一个方面。

其次,描写洞庭湖春和景明时的明媚景象,很自然地引出迁客_人此时的喜悦之情。这一段主要表现迁客_人“物喜则己喜”的思想感情,是照应上文“异”字的又一方面。

(2).作者写迁客_人们或悲或喜的情感有什么作用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学习文章的第五段。

五、教读第5段。学生齐声朗读课文,掌握重要的词句及翻译

1.要重点理解的词句。

词:尝、求、古仁人、心、或、、为、以、是、进、退、然则、先、后、微

句子: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这一段是学习的难点所在,教读应着重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

2、本文前四段交代了重修岳阳楼的概况,记了登搂所见的不同的“景”以及由景而产生的不同的“情”。作为一篇“记”,写了这些也就够了,但作者的本意却不在写景抒情,而在于由此引出一番振聋发聩的议论来。本段以“嗟夫”提起下文,笔锋突转,提出了一个“古仁人之心”来,并且指出“古仁人之心”与迁客_人的思想感情是不同的。请想一想:作者认为古仁人之心和迁客_人的思想感情不同在哪里?

明确:(迁客_人的思想感情往往因个人遭遇或外物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他们“以物喜,以己悲”而古仁人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这样看来,古仁人的悲喜感情跟外物没有关系,跟个人遭遇也没有关系。那么跟什么有关系呢?

他们“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不是忧“民”,便是忧“君”——怕皇帝做出害民的事情来;他们“进亦忧,退亦忧”,可见他们的“忧”跟个人的进退、荣辱都没有关系。他们是为民生疾苦而忧心忡忡。

4、古仁人有没有快乐的时候呢?

在天下人感到快乐后古仁人才会快乐。可见他们的忧乐完全是随天下人的忧乐而转移的。这就是作者所认为的“古仁人之心”。

5、这种“古仁人”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人物,作者以天下为己任,常说“土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他借滕子京嘱写《岳阳楼记》的机会,表明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大胸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同时也包含着对滕子京的勉慰。最后一句以问句的形式表达,自励励人,委婉含蓄。

六、文章主旨:

本文通过对岳阳楼周围景物的描写,以及对“迁客_人”“览物之情”的分析,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也表示了对好友滕子京的慰勉之意。

总结:今天学完了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我们知道封建士大夫们尚且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作为新时代的我们,更应该胸怀天下,以天下事为己任,努力成才,勇担责任,为国家的富强作出贡献。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准确理解重点字句含义;培养学生自学文言文的方法和能力。

2、学习本文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文。

2、诵读、品析、合作探究、体会作者的情感、把握文章主题。

3、通过讨论交流,进一步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体会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并培养审美情趣,丰富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

1、掌握全文的思路,即由事写景,由景抒情,由情言志。

2、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表达了作者深刻而丰富的感情。

3、理解整句与散句结合,使文章既和谐又富于变化的语言,读起来琅琅上口。

【教学难点】

1、掌握全文的思路,即由事写景,由景写情,由情言志。

2、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进步的政治主张。

3、学习记事、写景、议论紧密结合的写法,学习精炼、生动的语言;培养翻译和朗读的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引入新课

二、讲新课

1、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

⑴ 作者介绍:范仲淹(989~1052年),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他幼年丧父,家境贫寒,靠刻苦攻读,1015年中进士,官至副宰相。他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极深。他不断议论朝政,切中时弊,得罪保守派,被排挤出朝廷。著有《范文正公集》。

⑵ 介绍写作背景:宋仁宗庆历5年(1045年),范仲淹因提出政治改革的主张,触动了朝中保守派的根本利益,被罢参知政事(副宰相)的职务,贬放邓州。第二年6月,滕子京重修岳阳楼,即将落成,去信请范仲淹作记,并附上《洞庭晚秋图》。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就是在这一年9月15日写成的。

2、范读课文,学习生字:

谪守(zhé) 滕子京(téng) 予观夫(yú fú)

衔远山(xián) 浩浩汤汤(shāng) 朝晖夕阴(huī)

潇湘(xiāo xiāng) 迁客骚人(sāo) 霪雨(yín)

霏霏(fēi fēi) 怒号(háo) 樯倾楫催(qiáng jí)

山岳潜形(qián) 薄暮冥冥(bó míng) 波澜不惊(lán)

沙鸥翔集(ōu) 岸芷汀兰(zhǐ tīng) 皓月千里(hào)

静影沉璧(bì) 宠辱偕忘(xié) 嗟夫(jiē)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具通俱,都。

属予作文以记之:属通嘱,叮嘱。

3、由读课文,直至读熟。

4、学习文章的第一节:

⑴ 本节课文,并根据页下注释翻译这一节。

⑵ 学习这一节中重点的实词和虚词: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守,作太守。

越明年:越,到了。

政通人和:通,顺利;和,和乐。

属予作文以记之:予,我; 以,来; 之,指重修岳阳搂这件事。

⑶ 概括这段文章的内容:

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写这篇文章的原因。

⑷ 背诵课文第一节。

三、作业

熟读课文,记忆生字,翻译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朗读全文,复习生字。

二、新授

1、学习课文第二节:

⑴ 朗读本节课文,说说这一节写了洞庭湖哪些方面的内容。

洞庭湖的大观。

⑵ 翻译描写洞庭湖大观的课文,想象洞庭湖的壮丽景色。

予观夫巴陵胜状:夫,发语词,无意义;观,观看;胜,美好。

此则洞庭湖的大观:则,就是;观,景象。

⑶ 翻译本节课文剩余的内容说说这部分写的是什么?

北通巫峡:北,向北;通,到达。

南极潇湘:极,到。

这部分写的是: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⑷ 想一想,既然是岳阳楼之大观,为什么不详细记述呢?

因为“前人之述备矣”,如果作者再详细写就会显得重复没有新意。

⑸ 背诵本节课文。

2、学习课文第三节:

⑴ 朗读课文,想一想,这一节写的是岳阳楼什么时候的景色?

“霪雨霏霏”时的景色。

⑵ 这“霪雨霏霏”时写了洞庭湖哪些方面的内容?

霪雨霏霏时间之长;天气阴冷,风高浪大;天昏地暗;傍晚时节两岸的声音。

⑶ 这样的天气,这样的景色,给人的感觉是什么?(悲伤)

⑷ 重点的实词和虚词:

登斯楼也:斯,这。

去国怀乡:去,离开。

感极而悲者矣:极,极点。

⑸ 朗读这节课文,体会其中描绘的情形。

⑹ 背诵这一节课文。

3、学习课文第四节:

⑴ 朗读课文,说说这节课文描写的是岳阳楼什么时候的景色?

“春和景明”时的景色。

⑵ 这“春和景明”时节,作者描绘了岳阳楼哪些方面的景色?

宽阔而平静的水面,水面上下自由自在的动物,岸边郁郁青青的植物,皓月千里的月色,相互对答的渔歌。

⑶ 面对如此的美景,人们会产生那些感受?(喜)

⑷ 重点的实词和虚词:

春和景明:和,和暖;景,阳光。

而或长烟一空:或,优势。

宠辱偕忘:偕,都。

⑸ 自读课文体会文中描写的美好景色。

⑹ 背诵这节课文。

小结:课文的第三节和第四节写出了洞庭湖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色,以及不同的人面对这两种不同的景色时产生的不同的思想感情。“霪玉霏霏”时的感极而悲,“春和景明”是的喜洋洋,照应了第二节课文中的“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这些人因为自己不同的遭遇,面对洞庭湖壮观的景色产生差距强大的感受,是因为他们的心情不同。

三、作业

翻译并背诵课文前四节。

第三课时

一、引入复习

二、新授

1、学习课文第五、六节:

⑴ 仔细朗读课文第五节,看看作者在这一节表达的内容是什么?

⑵ 学习重点的实词和虚词,并翻译者节课文。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尝,曾经。

或异二者之为:或,或许;异,不同;二者,指以上两种不同的心情。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因为。

是进亦忧:是,这样。

先天下之忧而忧:先,在……之先;而,就。

后天下之乐而乐:后,在……之后。

⑶ 这一节作者由对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写到了古仁人的感情,借对古仁人思想感情的描写表达了自己的政治理想,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作者要追求的境界,也是本文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之一。

⑷ 背诵这两节课文,体会作者在文中抒发的思想感情。

2、朗读全文,整理作者的写作思路:

介绍重修岳阳楼的背景 写作本文的原因 洞庭湖的胜景

览无之情之异 霪雨霏霏之悲 春和景明之喜 与以上二者之不同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抒情言志)

3、这篇文章的写作特点:

⑴ 将叙事、写景、抒情、言志巧妙的结合在一起。

⑵ 整句与散句相结合,读起来朗朗上口,易读易记。

4、成课后第三题。

三、作业

熟读书背全文。

完成练习题

教学目标:

1. 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掌握一些文言词、句的意思。

2. 结合全文内容提炼出全文的中心,理解古代仁人志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 乐而乐”的思想,并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

3. 自主判断本文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并通过小组合作分析它们之间的联系。

4. 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品味本文对仗工整、音律协和的语言。

5. 通过“妙点”赏析,品味本文写景之“妙”和材料处理的精当。

教材分析:

重点难点:

1. 分析古代仁人志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并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

2. 品味语言的音律协和之美。

3. 通过“妙点”赏析,理解本文写景之“妙”和材料处理的精当。

本文是范仲淹的传世名篇。它是一篇文言形式的散文,先叙事后写景,由景入情,

因情而生发议论,环环相扣,层层蓄势,表达了作者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大胸襟,这是本文立意的深邃和人生境界的高远之处,理当成为重点。文章句式长短错落有致,大量使用骈句,语言凝练,形象而富有音乐美;写景方法精妙奇绝。这是本文语言和写法别具一格之处,也列为重点。

本文被安排在苏教版语文9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五篇。从编排的角度和疏通意思的要

求看,这样安排既是对已学过的写景散文(如《与朱元思书》《小石潭记》《三峡》)的小结,又是对即将要学习的《醉翁亭记》的引领,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它又具有独特的个性魅力,这是它脍炙人口的原因之一,因而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能突出本文的个性特点。

教学设想:

努力构架立体式的课堂。从对文本的解读上,着眼于全篇,按音读、译读、理读、

析读、有感情地朗读、诵读的顺序展开,从不同的层面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为深入分析文章的“妙点”作铺垫,并在读、析、写的过程中训练学生的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从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本着面向全体学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收获,又体现教师主导作用的原则,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从课堂教学流程的设计上,采用冰糖葫芦式,力求做到板块之间的连接自然。这样,力求做到既夯实基础,又突出重点、训练能力;既从整体上把握全文,又引导学生领略文章的美,并在学生自主活动、生与生合作、师生互动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使课堂内容饱满,节奏和谐,充满生命的灵动。因为,一方面,9年级学生已掌握了一定文言知识和学习文言文的技巧,而且也有一定的朗读能力;另一方面,新课标写道:“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有这样一位了不起的人。他两岁丧父,家贫无依。他年轻时就有远大的志向,常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做官以后,常常谈论天下大事,奋不顾身。以致于遭谗言被贬官后,不仅自己心忧天下,还在他的传世名篇中劝勉好友藤子京也这样。他是?这篇文章是?

二、小组合作交流(5分钟)

在课前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小组交流导学案中的内容(见下面中),要求:

1.由组长负责,先校对、补充,再交流各自疑惑并整理出本组的疑难,写在黑板上。

2.点评本组小短文的亮点和需要改进之处,推荐本组的优秀短文准备集体展示。

【(一)音读。读课文,用智慧的眼光发现自己易读错、易写错的字音、字形,小组交流时补充。

字音:略

字形:〖百废具兴(俱) 横无际涯(崖) 朝晖夕阴(辉) 忧谗畏讥(馋饥) 静影沉璧(壁) 宠辱偕忘(庞)〗

(二)译读。再读文章,结合注释,翻译句子,独立完成下面问题,交流时订正。

1. 用红色笔在文中画出自己翻译时有困难的词句。

2. 找出含有通假字的句子,指出通假字并解释。xkb1.com

(百废具兴:“具”同“俱”,全,都。

属予作文以记之:“属”同“嘱”,叮嘱。)

3.解释下列加点字。

(1)一词多义:

极:南极潇湘 此乐何极 感极而悲

观:予观夫巴陵胜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赋: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岁赋其二 更若役,复若赋

一:洞庭一湖 一碧万顷 长烟一空

国:去国怀乡 死国可乎 国恒亡

以:不以物喜 属予作文以记之

(2)词性活用:北通巫峡 南极潇湘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3)同义词:文中与“春和景明”中“景”的意思相同的词语是 ,它的意思是

(4)虚词:然则北通巫峡 若夫霪雨霏霏 则有心旷神怡

4.找出自认为该重点翻译的6条句子,写在下面并翻译。

(①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②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④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⑤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⑥微斯人,吾谁与归?)

(三)理读。三读文章,按要求整理,积累词汇,进一步理解文章内容。

1.四字短语:

①写滕子京政绩的:
(政通人和 百废具兴)

②写天气的:
(朝晖夕阴 霪雨霏霏 连月不开 阴风怒号 春和景明 日星隐耀 长烟一空 )

③写洞庭湖地理位置的:(北通巫峡 南极潇湘)

④写湖水的:(浩浩汤汤 浊浪排空 波澜不惊 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 横无际涯 一碧万顷)

⑤写动物的:
(虎啸猿啼 沙鸥翔集 锦鳞游泳)

⑥写植物的:
(岸芷汀兰 郁郁青青)

⑦写心情的:
(感极而悲 心旷神怡 宠辱偕忘 此乐何极)

2.句子:

①对偶句(不少于3句):

衔远山,吞长江。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日星隐耀,山岳潜形。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②比喻句: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3.质疑的词句意思:

(四)析读。

仔细阅读第三、四两段,仿照例句,从备选项中选择自己最欣赏的一景写几句话。

示例:我看那洞庭胜景在多姿之水。水波浩淼无际,湖光山色织入。水湍急汹涌,有万马奔腾之势;碧绿澄清有娴静典雅之态;乍起涟漪之时,漾着金光,闪闪烁烁,似逗人嬉戏。

备选:水上之鸟/水中之鱼/水中之月/岸边植物/素淡月色/湖上蓝天/……

我看那洞庭胜景在:】

三、精讲点拨。

(5分钟)

1.集体交流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中未能解决的词句意思。

2.各小组派代表朗读本组优秀短文,老师评分。

四、组内研读 (6分钟)

1.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式整齐的句子或段落,按DCBA的顺序在组内朗读,在读中初步感受本文语言节奏和谐的音律美。

2.发挥集体的智慧,通过自评和他评,揣摩如何控制朗读时的语气、语速、语调才能达到有感情朗读的效果。

(§3:语气凝重、语速缓慢、语调低沉, §4:语气轻松、语速轻快、语调激昂)

3.再次按DCBA的顺序在组内有感情的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感受语言的音律美。

五、小组品读。(6分钟左右)

展示交流:前四个获得展示机会的小组展示自己的朗读,老师点评并判分。

六、课堂小结。(3分钟)

各人小结本课的收获和有待改进之处,写在导学案上,然后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七、巩固练习:组长负责抽查自学中错误率高的内容。(5分钟)

八、布置作业

1.复习导学案,组长负责抽查10个词语解释和5条句子翻译。(其它组负责检查的人在下节语文课前向老师汇报被检查组的完成情况)

2.完成第二课时的导学案。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昨天,我们感受了《岳阳楼记》的文采之美。不过,华美的词藻下还有哪些妙处铸就了它的非凡风骨、朗朗英气呢?带着这样的疑惑,我们一起探幽觅胜。

二、组长负责组织小组合作交流,准备展示。

(一)由组长负责,按A-D,B-C的组合检查导学案中§1-3的背诵情况并纠错。(5分钟)

(二)按DCBA的顺序依次交流导学案中的内容(见下面中),做好订正、补充工作;然后由B同学准备上黑板展示。(7分钟)

【1.仔细阅读全文,先仿照示例依次概括§2-5的内容,再结合全文分析各段落在结构上的作用,然后提炼出文章的中心。

示例:§1:运用记叙的表达方式,叙述了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的原因。

〖§2:运用描写的表达方式,概括描写了洞庭湖的全景和其特殊的地理位置。

§3:运用描写和抒情的表达方式,描写了“阴冷”的画面。

§4:运用描写和抒情的表达方式,描写了“晴明”的画面。

§5:主要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表达了作者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大胸襟。(即中心)〗

各段在结构上的作用:§1:引出下文;§2:引出第三、四段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3-4:抒发迁客骚人或“悲”或“喜”之情,形成对比,为下文的议论作铺垫;§5:总结全文。

2.第三、四段写景,历来为人称道,有14个“妙点”值得同学们品味。你能列出其中的8个“妙点”吗?有谁能说出11个吗?

(①段落之间形成对比,突出文章中心;

②运用对偶、比喻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形象生动的效果;

③先描写景,再抒情,借景抒情而又融情于景;

④多用四字短语,读起来朗朗上口,增强了语言气势;

⑤骈散结合,错落有致;

⑥抓住特点写景,用词准确:如,用“霏霏”写雨的繁密,用 “怒号”写阴冷之风的呼啸之声、猛烈之势,写日星用“隐”,写山岳用“潜”;

⑦语言精练,如“排空”的“排”就形象地写出了混浊的波浪借助怒吼的风势直向天宇冲去的奔腾之势,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⑧动静结合,“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沙鸥翔集,锦鳞游泳”是动;“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岸芷汀兰,郁郁青青”是静;动静结合,美不胜收。

⑨用声音渲染气氛,如“虎啸猿啼”陡增凄凉之感,“渔歌互答”亮出愉悦之情。

⑩人的活动与景物特点和谐交融:阴雨连绵,湖面模糊一片,只有细雨低泣,冷风长吟,此时商旅不行;晴明之际,月朗星稀,渔夫对歌,乐此不疲;只有景或只有人的活动,都显单调,惟有二者有机结合方显和谐统一,耐人寻味。

(11)选材独具慧眼,画面内外互相补充,立体而丰满。霏霏细雨,连绵一月,湖面除了阴风、浊浪难见它物,而作者偏偏邀来日星、山岳、商旅、虎猿和桅杆、船桨这些画面之外的景物和人组成了由上而下、由近而远的立体画面,怎能不令人于反复玩味之中品尝其妙? (12)第四段色彩雅而不艳,润而不媚,明而不炫。兰的天,绿的水,白的沙鸥,青的小草,皎洁的月亮,金色的波光,组合在一起,令人心旷神怡,啧啧称赞。

(13)从不同的感觉器官角度写景。如,第四段从视觉、听觉、嗅觉等角度写景,不同反响。(14)既写白天之景,也写暮色(夜色)之景,使画面之景处于运动之中,富有动态之美。)

3.文中说“前人之述备矣”,联系自己的阅读积累,你能写出至少2句“前人”描写洞庭湖风光的诗句吗?作者又如何另辟蹊径的? (从选材和详略安排上加以分析)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望洞庭》 刘禹锡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登岳阳楼》杜甫

从来湖上胜人间;

作者另辟蹊径之选材:不侧重于写洞庭湖的胜景,转而从它特殊的地理位置入手,自然引出多会于此的迁客骚人以及他们或悲或喜之情。接着把迁客骚人的悲喜观和古仁人的进行对比突出中心。可谓慧眼独具,别出心裁。

作者另辟蹊径之详略安排:对于洞庭湖“前人之述备矣”的“大观”,作者只是概括描写。接着详写了洞庭湖阴冷、晴明的画面和迁客骚人或悲或喜之情,为下文议论蓄势,再通过探寻古仁人的荣辱观,将之与迁客骚人进行对比,自然突出文章中心。

4.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在当今价值多元化的社会还有存在的必要吗?结合实际说说你的看法。】

三、小组展示(8分钟)

由老师分工:简单的题目一组一条,难一些的题目两组甚至三组一条;其它组可以进行对已形成的答案进行补充、订正。

四、教师精讲。集体交流,老师点评判分。(8分钟)

五、课堂小结:(3分钟)

各人小结本课的收获和有待改进之处,写在导学案上,然后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五、巩固练习:(5分钟)

1.背诵第4-5段。

2.组长负责抽默文中的5条名言佳句。

六、 布置作业。

1.组长负责检查导学案的订正、补充情况,抽查导学案中的部分错题。

2.依据下一课的文后探究练习进行预习。

板书设计:

岳阳楼记

范仲淹(宋)

立意高远

语言音律和谐

写景别具一格

【教学设计思路】

这篇文章内容充实,情感丰富,不朗读不足以充分理解,悉心领会;文章骈散并行,骈句辞彩华美、音韵和谐,散句抑扬顿挫、富于变化,不朗读不足以体会;意境优美而多变,不朗读不足以涵咏品味。教师宜指导学生朗读,以朗读和背诵带动其他教学环节。

组织学生课前收集与范仲淹、岳阳楼相关的资料,如范仲淹生平、滕子京与范仲淹的友谊、范仲淹逸事、《岳阳楼记》写作背景、岳阳楼、与岳阳楼有关的诗文、岳阳楼名联……安排学生在课上交流,增强对课文的感性认识。

组织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通过讨论解决问题,教师在此环节作适当点拨即可。

引导学生用审美的眼光品读文章,鉴赏文章的意境美、哲理美、语言美,学习文章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提高鉴赏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 掌握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的意义和虚词的用法,逐步加强文言词汇的积累。

⑵ 认识作者、写作背景及文体特征。

⑶ 概述本文写景抒情、对比出旨的特点及文中警句的思想光彩。

⑷ 背诵课文。

2、能力目标:

⑴ 指导学生朗读,继续提高诵读能力,品味意境,读出情感。

⑵ 揣摩本文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以及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⑶ 揣摩本文的立意美、意境美、语言美,逐步提高鉴赏能力。

3、情感目标:

思考本文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所体现的作者的政治抱负及其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多方面的意义,激发学生走出自我,胸怀天下,以利民为己任,以强我中华为宗旨,积极进取,大胆开拓,做一个精彩的人,做一个大写的人。

【教学重点】

1、整体把握文意,理清行文思路,背诵课文。

2、学习课文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品味意境,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理解“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和“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两句中的“异”字的内涵及其在篇章结构中的作用。

2、理解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所体现的作者的政治抱负。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文献法。

3、讨论点拨法。

4、品读法。

【教学媒体】

幻灯片、示范朗读磁带、录音机、文字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导入新课;资料展示,创设氛围,走近范仲淹,走近岳阳楼,增强对课文的感性认识;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力求读得通顺、流畅,读得铿锵悦耳,声情并茂;整体把握文意,理清行文思路,尝试背诵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

岳阳楼上有一副对联:

后乐先忧,范希文庶几知道;

昔闻今上,杜少陵可与言诗。

问:范希文是谁?“后乐先忧”是何意?请从《岳阳楼记》中寻找答案。

设计二:

同学们,我国有许多名胜古迹都留下了文人词客的诗词歌赋。比如我国古代三大名楼──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上面就铭刻了许多美文妙句,如王勃《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令人神往;崔灏《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让人回味无穷;而岳阳楼上,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是传唱不衰。《岳阳楼记》遂成为写景状物抒发真情的名篇。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这篇美文。

设计三:

多媒体播放洞庭湖、岳阳楼的风景画,形、声、色俱备,引发学生观赏兴趣。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湖山辉映,自古以来就是令人神往的江山胜地;岳阳古称巴陵,位于洞庭湖与长江汇合处,枕山带湖,为巴、蜀、荆、襄之要冲。北宋庆历六年(1046),一代名臣范仲淹应朋友之约,为重修的岳阳楼作记,千古名文《岳阳楼记》于是诞生。

二、资料展示,增强对课文的感性认识

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与范仲淹、岳阳楼相关的资料,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各组选出较好的资料交付老师,图片可由实物投影显示,文字资料可由学生自行朗读或实物投影显示。在交流过程中,大家互通有无,实现资源共享。教师也可酌情介绍一些必要资料。

多媒体显示:

1、范仲淹简介范仲淹(989~1052),宇希文,苏州吴县(现江苏省吴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出身贫寒,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较深。宋仁宗天圣(1023~1031)年间任西溪盐官,建议在泰州修捍海堰。宝元三年(1040),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加强对西夏的防御,屡立战功。庆历三年(1043),范仲淹还朝,任参政知事。曾提出十条改革措施,因遭保守派反对罢政,于庆历五年贬放邓州,以后还做过杭州、青州的太守。死后谥号文正。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2、岳阳楼简介岳阳楼是岳阳城的西门楼,紧靠洞庭湖,可以饱览“八百里洞庭”的湖光山色。楼址在现在湖南省岳阳市西北的巴丘山下,其前身是三国时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唐玄宗开元四年,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士们登临赋诗。自宋滕予京重修,范仲淹作记后,岳阳楼遂名扬天下,便成了历代的游览胜地。唐代名家李白、杜甫、韩愈、白居易也都有题咏。现在岳阳楼是清代同治六年(1886)重修的。

3、时代背景《岳阳楼记》是作者应好友滕子京之邀,于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作。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范仲淹因提出政治改革主张,触动了朝廷中保守派的利益,被罢去参政知事(副宰相)的职务,贬放到邓州(今河南邓县)任地方官。庆历四年春,滕子京遭诬被贬官至岳州(今湖南省岳阳市)。滕子京治岳州颇有政绩,于是重修岳阳楼。(此楼原建于唐初,在现在湖南省岳阳市,就是旧县城西门城楼,楼高三层,下瞰 kàn 洞庭湖)并将此楼的历史沿革、周围环境、建筑特点等写了一封信,并附上《洞庭晚秋图》一幅,派人送给范仲淹清他作记。范仲淹了解滕子京被贬岳州后一直很有感伤情绪,所以趁作记之机,借题发挥,一面申述自己的政治抱负,一面也含有对滕于京劝慰和他共勉的意思。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教师播放洞庭湖湖景画面,配乐朗读课文,学生听课文,初步感知文意。

教师提示一些字的读音:

多媒体显示:

⑴ 生字:

滕(ténɡ) 谪(zhé) 日星隐曜(yào) 淫雨(yín)

浩浩汤汤(shānɡ) 薄雾冥冥(bó mínɡ) 偕(xié)

樯倾楫摧(qiánɡ jí) 岸芷汀兰(zhǐ) 心旷神怡(yí)

⑵ 通假字:

百废具兴(通“俱”,都、全、皆)

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咐)

2、学生齐读课文一遍,教师稍作朗读指导:

⑴ 注意读出骈句的节奏美、散句的变化美。

⑵ 注意情感的整体把握,注意语气的轻重缓急。

第一段以叙为主,应读得舒缓、庄重。

第二段写洞庭湖景的文字,气势雄壮,应读得开朗雄浑。“前人之述备矣”语调转入平缓,“然则”引出新意境,语调应升高。“得无异乎”应读出疑问语气。

第三段以“若夫”起笔,意味深长。以下的写景文字,由天气的恶劣写到人心的凄楚,意境悲凉,应读出愁苦凄楚的情味来。

第四段“至若”领起,引出一个阳光灿烂的画面,“至若”应读得高亢嘹亮,节奏明快而有力。以下的写景文字,描摹出一幅湖光春色图,色彩明丽,生机盎然,应读出欢乐和畅的韵味。“此乐何极!”一句把喜悦的感情推向高潮,“登斯楼也,则有……”应读出超脱、挥洒自如的情味来。

第五段以“嗟夫”开启,带来抒情和议论的意味,注意三句疑问句,语调应上扬,“噫”一句,应读出悲凉慷慨、一往情深的意味。

3、教师示范朗读部分段落,学生跟读。

4、学生大声练读,尝试表情朗读,力求读得抑扬顿挫,声情并茂。

5、学生推选朗读水平较高的同学示范朗读,其余同学点评。

四、译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1、学生默读课文,参考注释,借助工具书,自行疏通文句,翻译课文,并画出疑难语句。

2、同桌之间就疑难问题展开讨论交流,共同解疑、释疑。

3、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疏通文句,翻译课文,理解大意,并围绕疑难问题展开讨论。教师巡视各组,酌情给予指导点拨。

4、教师分发文字资料,帮助学生积累文言词语,了解文言知识。

资料内容如下:

⑴ 一词多义:

予观夫巴陵胜状(那)

夫环而攻之(发语词,不译)

未几,夫声起(丈夫)

去国怀乡(离开)

西蜀之去南海(距离)

委而去之(逃离,逃亡)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放晴,散开)

旁开小窗(开设,设置)

开我东阁门(打开)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就是,判断词)

然则北通巫峡(那么,连词)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就)

予观夫巴陵胜状(看)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色)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尽,直通)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穷尽)

政通人和(和乐)

春和景明(和煦)

薄暮冥冥(迫近)

妄自菲薄(看不起,轻视)

予观夫巴陵胜状(好,美丽的)

环而攻之而不胜(取胜)

而或长烟一空(有时)

或异二者之为(或许、也许)

⑵ 古今异义:

越明年(第二年,今义,相对于“今年”)

属予作文以记之(写一篇文章,今,学生作为练习所写的文章)

去国怀乡(离开,今义,前往;国都,今义,国家)

进亦忧,退亦忧(进,入朝为官;退,隐居乡野。今无此义)

沙鸥翔集(鸟停在树上,今义泛指聚集)

⑶ 解释下列加黑的词: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太守,官名,这里是动词,“做……太守”)

百废具兴(荒废了的事业,名词)

或异二者之为(动词用作名词,表现行为)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之前;在……之后)

⑷ 难句翻译示例:

①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政事顺利,百姓安居乐业,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②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它连接着远方的山脉,吞吐着长江的水流,浩浩荡荡,宽广无边。

③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看到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不同吧?

④ 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大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照在湖面上闪着金色,月影映人水底,像沉潜的玉璧。

⑤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注意互文)

⑥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比天下人忧虑在前,比天下人享乐在后。

⑦ 微斯人,吾谁与归:如果没有这样的人,我和谁志同道合呢?

五、披文入理,理清行文思路,指导学生背诵,并体会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艺术效果

1、教师要求学生复述各段大意并作简要概括:

选五位同学发言

生1:第一段说明作记的缘由。作者先提出自己的好朋友滕子京,说他被贬官到岳阳后,经过一年的时间,就做到了“政通人和,百废具兴”。重修并扩建了岳阳楼,在楼上刻了唐代先贤和今人的诗赋,并嘱托作者写一篇文章记述这件事。

生2:第二段由岳阳楼的大观过渡到登楼览物的心情。作者认为巴陵的美景集中在洞庭湖上,先从空间上写湖面的广阔和水势的浩淼,然后从时间上写洞庭湖晨昏之间的万千气象,燃后用“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一句小结。接下来,作者转写登楼览物之情,设想迁客骚人观洞庭时的主观感受。

生3:第三段写览物而悲者。大意是:假若是在阴雨连绵的季节,一连几个月不放晴;天空阴风怒号,湖上浊浪排空;太阳和星星隐藏了它们的光辉,山岳也隐蔽了它们的形体;商旅不敢出行,船只全被损坏;当黄昏时分一切都笼罩在昏暗之中,只有那虎啸猿啼之声不断传人耳来。这时登上岳阳楼,满目萧然,触景伤情,更会感到离开京城的哀伤和怀念家乡的忧愁。并且会忧心忡忡,畏惧小人的毁谤和讥刺,感伤到极点而悲恸不止。

生4:第四段写览物而喜者。大意是:遇到春天温和的日子,明媚的阳光照射在平静的湖面上,没有一丝儿波澜。天色衬着湖光,湖光映着天色,上下是一片碧绿。天上的沙鸥飞飞停停,水里的龟儿游来游去。岸边的花草散发出浓郁的芳香,沁人心脾。在夜间还可以看到湖上的烟云一扫而空,皎洁的月光普照千里;月光水波一起荡漾,金光闪烁,水中的月亮宛如一块温润的璧玉。渔歌的对唱,洋溢着无边的欢乐。这时候登上岳阳楼,一定会心旷神怡,把一切荣誉和耻辱都忘掉了。举杯畅饮,临风开怀,那是多么的欣慰和欢喜啊!

生5:第五段对前两段所写的两种览物之情一概加以否定,表现了一种更高的思想境界,点明了文章的主旨。作者十分感慨地说,我曾经探求过古代那些具有高尚道德的人的心,与上述两种心情有所不同。他们的悲喜不受客观环境和景物的影响,也不因个人得失而变化。当高居庙堂之上做官的时候,就为人民忧虑,唯恐人民有饥寒;当退居江湖之间远离朝政的时候,就为国君而忧虑,唯恐国君有阙失。那他们什么时候才快乐呢?他们必定这样回答: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作者表达了对这种人的向往与敬慕:倘若没有这种人,我追随谁去呢?

教师总结:全文共分三部分,第一段为第一部分,交代写作背景、作记缘由。第二部分(二至四段)为全文主体,第二段写洞庭湖全景并提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问,第三、四段两个排比段分写“览物之情”,一悲一喜,一明一暗,形成鲜明对比。第三部分(第五、六段),抒发作者的阔大胸襟和政治抱负,这是全文的核心,

多媒体显示全文结构图:

2、学生根据板书提示,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六、布置作业

1、选出与课文内容相同的一项………………………………………( )

A、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

B、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C、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D、居庙堂之高则犹其民,处江湖之远则犹其君。

(提示:此题意图在考查背诵。选C)

2、在以下成语中任选几个写一段写景文字:

政通人和 百废具兴 浩浩汤汤 气象万千 春和景明 长烟一空 皓月千里 心旷神怡

(答案略)

3、背诵全文。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和教案格式

【教材解读】(包括学习内容分析,考试时不写)

【设计理念】(考试时不写)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2.过程与方法目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教学重(难)点】

(重点、难点都有,可分述,亦可合称为“教学重难点”,二者各自最多一两点,不可多。)

【教学方法】(考试时不写)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可以多写为“两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读,引出文本

1.例如:问题导入、承上启下导入、检查预习导入等。

2.板书课题,师生齐读课题。

3.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进入课文自由朗读。

【导入环节的设计意图,结合相关教心学等理论。】

二、尝试读,感知文本

1.介绍篇幅、生字个数,落实重难点生字词的教学。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读书。

三、思考读,感悟文本

1.促读:师的话。

学生的回答、表现预设。

2.促问:师的话。

学生的回答、表现预设。

3.促思:师的话。

学生的.回答、表现预设。

4.促说:师的话。

学生的回答、表现预设。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结合相关的教心学等理论。】

四、展示读,内化文本

(本环节解决文本的整体问题)

1.第一段:

师的引导语。

请生个人朗读、谈体会。

师的评价语。

2.第二段:

师的引导语。

请男女生分角色朗读、谈体会。

师的评价语。

3.第N段:

师的引导语。

请生齐声朗读、谈体会。

师的评价语。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结合相关的教心学等理论。】

五、探究读,赏析文本

1.小结引读。(对二、三、四环节进行小总结。)

2.师生对话。(一般是为了攻克一篇课文的难点问题。)

3.激情引读。(通过学生自由朗读来思考重难点问题。)

4.再读体会。(通过学生默读、写批注体会来解决重难点。)

5.师生对话。

(教师引导学生个人起立交流心得、并及时评点提升。)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结合相关的教心学等理论。】

六、无声读,超越文本

1.引导质疑。(例如:争鸣式)

(教师通过提问,引起学生质疑课文难点问题,并默读思考。)

2.师生对话。

(师生对话,学生各抒己见,教师联系实际进行拓展教育。)

3.总结下课。

(结合板书总结一堂课的教学、点题结束课堂。)

4.布置作业。

(布置作业要求:作业应体现分层性;
作业设计的形式

应体现多样性;
作业的内容应体现趣味性;
作业的内容应

体现实践性〈练了会用〉。)

【本环节及作业的设计意图,结合相关的教心学等理论。】

附:

【板书设计】

概括式、对比式、板画式、线条(图表)式等。

初中语文《短歌行》教学设计

作家介绍: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罗贯中《三国演义》将其刻画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京剧脸谱也将曹操勾成白脸,这与历史的真实面目颇有出入。实际上,曹操雄才大略,“外定武功,内兴文学”,对历史的发展有不可泯灭的功勋。

作为政治家:曹操初举孝廉,任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后在镇压黄巾起义和讨伐董卓的战争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初平三年(公元192年),为衮州牧,分化、诱降青州黄巾军的一部分,编为青州兵。建安元年(196年),迎献帝都许(今河南许昌)。从此“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官渡之战大破河北割据势力袁绍后,成为北方势力最强的军阀,并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建安十三年,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封魏王。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太祖武帝。他在北方大力屯田,兴修水利,解决了军粮缺乏的问题,对农业生产的恢复有一定作用;
几次下《求贤令》,打破当时以德行和家世为用人标准的惯例,任人唯贤,罗致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当时四方知名的文士几乎网罗无遗,而具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才更是济济一堂。

作为军事家:实践方面,指挥了官渡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理论上,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

作为文学家:曹操精音律,善诗歌,即使在鞍马劳顿中,也常常横槊赋诗,随章命题。他的诗歌内容其诗内容较为丰富,风格苍劲悲凉。有反映战乱和民生疾苦的.《蒿里行》等;
有反映个人政治抱负的《短歌行》;
有写景的《观沧海》和抒情的《龟虽寿》等。

他以海纳百川的胸襟,招集当时的许多著名文人,集中在邺下,公讌倡和,形成一个文学集团。曹操自己的文学路线和写作态度对于其他作家起着更具体的领导和倡导作用,促进了建安文学的繁荣。

学习新课。

1、朗诵课文。

2、整体感知:全诗反复出现一个“忧”字,诗人“忧”什么?

明确:人生短暂、人才难求。

3、具体分析诗歌。

第一节:作者把人生短暂以“朝露”来比,“朝露”这个意象,在古诗文中有特定的含义,即:生命短促易逝,如“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晞。”(曹植《赠白马王彪》)“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古诗十九首

驱车上东门》)

讨论:忧人生短暂,因而作者借酒浇愁。这样一来,全诗的基调是不是消极的、低沉的?

明确:不然。作者的这种忧思,源于内心的焦急。正因人生短暂,才更渴望招纳贤才、为已所用,建功立业。

第二节:这一节八句中只有两句是作者自己写的。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这一句出自《诗经郑风子衿》,原是一首女子思念男子的情诗,曹操将之嫁接到这里,浑然天成、天衣无缝地表达了对贤才的渴求。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这四句选自《诗经小雅鹿鸣》。“雅”是宫廷乐曲歌辞,《小雅鹿鸣》诗表现的是天子宴请群臣的盛况和宾主之间融洽的温情。选句意为“野鹿呦呦不停叫,在那野外食青苹。我有高贵佳宾客,吹笙鼓瑟悦宾朋。”这四句诗信手拈来,却与全诗融为一体,说明贤才若来投奔于已,必将极尽礼节招待他。

第三节:-“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字面意为“天上那明亮皎洁的月亮,什么时候才可以摘取呢?”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贤才哈为明月,恰如其分地表达渴望贤才来归的心意。而在这还没有实现的情况下,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这四句诗仍是写“忧”,从情感上照应第一节。

“越陌度阡”四句句意呼应第二节,仍是想象贤才归已时的欢快场面。

第四节:“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四句是自然环境描写。相传这首诗写于曹操与孙权对战前夕,曹操在长江边宴请诸将,其实月近中天,使诗人豪兴大发。同时这也是社会环境描写。可理解为连年战乱,百姓流离失所;
也可理解为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有些人才犹豫不决,彷徨不知何去何从。似乎后者更贴切一些,因为诗歌最后四句又一次吐露诗人的心志:“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化用《管子形解》的话,用比喻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周公吐哺”是出自《史记鲁周公世家》的一个典故。周公是周文王之子,武王之弟,在历史上素有礼贤下士之令名,曾“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曹操在这里以周公自比,是说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

总结:此诗气格高远,感情丰富,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诗中,诗人以感人的真诚和慷慨悲凉的情感咏叹了生命的忧患、生命的悲剧。以貌似颓放的意态来表达及时进取的精神,以放纵歌酒的行为来表现对人生哲理的严肃思考,以觥筹交错之景来抒发心忧天下和渴慕人才之情。全诗以感慨开始,继之以慷慨、沉吟,再继之以忧愁、开朗。一忧一喜,忽徐忽急,以如歌的行板倾诉了作者慷慨激昂的情怀。

作业:1、分析抒情主人公形象。

2、阅读读本上曹植《白马篇》与曹丕《燕歌行》。

《长歌行》

《愚公移山》

《小石潭记》

《寓言四则》

《湖心亭看雪》

〖学习目标〗

了解作者及写作年代,品味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理解课文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的写作特色。体会本文清新淡雅的意境和严整而富于变化的语言。

积累文言词汇,培养古文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掌握白描写作的手法。

体会人物语言的妙处,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导入新课〗

冬季最令人高兴的莫过于下雪了,那飘扬着的雪花,凝聚着对大地的热爱,从无垠的天幕洒落,在我们头顶飞舞,抚摸着我们,感化着我们,让我们享受热烈、静穆、自由。下雪啦,多好!

雪带给我们的感受?--静穆、纯洁、纯净、阔大而辽远--

上学期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咏雪》,谢道韫一句“未若柳絮因风起”,成为咏雪的佳句,谢道韫因此被誉为“咏絮之才”。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明末张岱的小品《湖心亭看雪》。阅读课文,动脑思考,看看张岱是如何抓住“看”字写雪的。

〖作者简介〗

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侨寓杭州。其家自曾祖以来,均为显宦。他早年过着精舍骏马,鲜衣美食,斗鸡放鹰,弹琴吟诗的贵公子生活。喜游山水,通晓音乐戏剧,一生未曾仕宦。明亡后,避居浙江剡溪山中,从事著述。著有《石匮书》《史阙》《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琅yuan集》《快园道古》《夜航船》等。其小品文多回忆个人经历的生活琐事。同时也是对晚明社会文化风俗的出色平述。其中表现出对乡土和故园的怀念,也流露出不少伤感情绪。描写细腻生动,风格流丽清新,极富诗情画意。在晚明小品中独树一帜(《明清名家小品精华》第583页)。文体:《湖心亭看雪》是一篇小品文。

〖理清文章线索〗

叙事是本文的线索,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记叙文的要素--看雪的时间、目的地、人物、事件?

明确:
时间--崇祯五年十二月,大雪三日之后的更定时分;

目的地--西湖湖心亭;

人物--作者、及两个金陵人?(舟子、小童);

〖合作探究〗

(一)既然题目是《看雪》,现在我们就共同来品味张岱眼中的雪世界。请大家在文中找出描写雪景的句子并加以评析。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通过听觉写景,写出了大雪后一片静寂,湖山封冻,人鸟瑟缩不敢外出,寒噤不敢作声,连空气仿佛也冻结了。一个“绝”字巧妙地从人的听觉和心理感受上画出了大雪的威严。这不禁让我们联想到唐人柳宗元《江雪》中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视觉)二者虽写法不同,但达到了同样的艺术效果。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前一句作者连用三个“与”,生动地写出了天空、云层、湖水之间白茫茫浑然难辨的景象,写全景,突出天地茫茫,阔大辽远之势,即着眼于“大”字。移步换景,变换角度,作者又连用“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表现了随着小舟的缓缓行进,湖中景物依稀可辨的景象,同时它们的排列由大至小,突出“小”字。

本段文字写景所用手法为白描,你能否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中举出一两个例子并加以分析。

『品味白描手法的妙处。

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这种写作手法就是白描。

一切景语皆情语,情以景生,景以情存,情景相生。本文写景有两句,先从大处下笔,“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描写雪后西湖全景,设造了静寂、空旷、混沌的境界;接着,作者落笔眼前,写西湖近景:“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使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出了眼前景物的渺小,微弱,与旷远莽苍的大自然进行对比,渲染了“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栗”的一种人生情绪。作者写景,使用白描手法,不渲染不雕饰,简洁朴素自然,如一幅写意山水画卷。人物云天、高低远近、浓淡疏密,人与自然在精神世界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和谐。然而,宁静之中,我们仍然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处的漂泊无依、茫然、无奈的伤感。

本段文字写景,却又不止于写景,透过这个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让我们不难感受到作者那种人生天地间如“苍海一粟”的深沉感慨。有孤独、落寞之感慨;有超凡脱俗的闲情雅致。此正谓:景中含情,情景交融。(学生再朗读体味)

你能在文中再找出一些能表现作者此种情怀的词或句子吗?并分析。(独、痴)

(二)难道真的无人拥有如此情趣吗?看来不是,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还有谁有这样的闲情雅致。(湖心亭对座饮酒观雪的两个金陵人)

作者在巧遇时的心情如何?

--惊喜、愉悦(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这一惊叹虽发之于二客,实为作者的心声,但作者并不说自己巧遇知音的愉悦、惊喜,反写二客,此此正所谓“文如看山不喜平”,足见作者用笔之巧。(强饮三大白)自己本不善饮,但对此景,当此时,逢此人,却不可不饮,而且连饮三大杯,由此我们可以想象“酒逢知己千杯少”的名句。

--惆怅。知己难觅,难求。为此古人曾发“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的感慨,而我不经意之间,却遇到了,但紧接着却又是无奈的分别并且难有后约之期。想及如此,怎能不令人惆怅、怅惘!

本文叙事是线索,写景是重点,抒情是灵魂。作者在描写的过程中做到了景有含情,情景交融,情事交融。作者在写景、叙事中透露出作者游湖观雪的雅趣,显得悠远脱俗,卓然独立。湖、山、人共同构成了极具艺术境界的画面。

<<<返回目录

《长歌行》

学习目标:

认知目标:会读会写生字葵字。

情意目标:体会古诗中告诉我们的惜时的道理,激发努力学习做事的情感。

技能目标:体会诗句的感情,有感情地读诗。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古诗。(板书古诗两字)同学们,看到古诗一词,你想到了什么?

生:可能想起学过的古诗,就让其背诵;或想起学诗的方法,引导学生补充,教师板书;或问本节学哪首诗,板书课题--长歌行。

师:是呀,古诗语言凝练,有许多千古流传的名句,告诉我们深刻的人生哲理。(如果前面没有提到,这里引出我们今天又要学习古诗了,还记得学古诗的方法吗?说自己学诗的方法,师适时板书学诗要点)

二、学习

师:请同学们各自放声读 一读。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生:读课文。(教师关注读的不好的学生)

师:谁愿意来读一读?请其他同学认真听,评价他们读得怎样?

(指名几个学生读,大家评价)

师:诗中还出现了一个我觉得不好写,不好记的生字。谁来提示大家哪里容易出错?你怎么记住这个字的?(读通)

师:能把诗句读通了,达到了最基本的要求。要想把诗读得更好,还得理解诗的意思。请同学们默读,或根据注释,或,弄明白每句话的意思。你有哪些字句的意思不明白?

生:说不懂的字句。

师:请你和同桌议议这些字句的意思。

师:这首诗写了什么?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读懂)

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从哪些诗句中体会到的?请和小组的同学互相讨论交流。

生:讨论交流。

师:同学们体会得真好,诗人由看到的景象,想到一去不复的时间。我们能通过读读出这种感受吗?老师带着自己的理解读一读可以吗?

(指名有感情读诗)(悟情)

同学们,你发现了这首诗和我们学过的其它古诗的区别了吗?对,这是汉代的乐府民歌,是可以和曲而唱的,这些乐府民歌唱出了人民的心声,千古流传。你们想听听吗?

配乐唱。

三、总结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了这首诗,你知道了什么?

生:或是从中获得的道理;或是别的惜时名言诗句。

(根据情况出示今日歌和明日歌,选择你喜欢的背诵)(延伸)

<<<返回目录

《愚公移山》

课文内容分析:

本文选自《列子·汤问》是一则既有神话色彩的寓言故事,又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和朴素的辩证法思想的寓言故事。它借愚公形象的塑造,通过“智叟”与“愚公”的对话,展现出了“智叟”之愚与“愚公”之智,告诉人们做事既要胸怀大志,敢于实践,才有可能成功。同时,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雄伟气魄,表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不畏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对人们有很大的启发。

学情分析:

经过两年半的初中语文的学习,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定数量的文言文,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并且具有基本独立的阅读欣赏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已具备了结合课文注解进行阅读,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合作的探究能力。因此本课的学习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主,教师重在指导,给予方法上的点拨。

教学目标:

1.能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大意,积累文言词汇。

2.能结合诵读加深文意的理解,培养文言语感。

3.能结合文本内容多元化理解寓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与判断力。

教学重点:

1.利用注释和工具书自主式学习,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2.通过对情节和人物的分析,体会本则寓言中包含的深刻寓意。

教学难点:

愚公与智叟对待移山问题的观点孰是孰非的理解。

教学创意:

引导学生紧扣文本,利用独立思考、合作讨论等形式进行探究式学习,从而培养学生语文思维。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调动学生积累,感受寓言魅力。

(一)学生回顾之前学过或学生课外可能读过的其他寓言故事。

(二)结合这些寓言故事,同学们觉得寓言有哪些特点呢?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对八年级学生来说,寓言是同学们十分熟悉的一种文学体裁,从小到大同学们积累了许多寓言故事。教师可以从回顾此前学过或学生课外可能读过的其他中国传统寓言故事,引出学生对寓言故事的特点回顾。这时学生的答案可能不太准确,老师不多讲解,为下面对寓言故事特点的学习埋下伏笔。)

二、诵读全篇,读准课文。

1.学生提出应注意的字词读音、句内停顿及个别语句的语气处理,并朗读,教师点评。

2. 采用指读、男女生分开读等方式读课文,师生交流从而进一步读准字音。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这两环节是让学生夯实基础知识,读准字音,使学生爱上朗读,掌握朗读技巧,提高朗读水平。)

三、疏通课文内容。

1. 生字、生词可以参考注释、工具书等一一落实,自疏文意,有疑难之处,小组讨论解决。

2.教师通过结合课文内容提问、学生抢答的形式,适时讲解文中关键字词的含义。

所提问题为:

1)北山愚公多少岁?年且九十(讲解“且”)

2)所移何山?其大小如何?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讲解“方”“仞”)

3)有多少人参加移山?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讲解“遂”“率”“荷”“叩”“箕畚”“尾”“京城”“孀妻”“遗男”“始”“龀”)

4)对愚公移山有人反对吗?愚公是如何反驳的?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讲解“止”“甚矣,汝之不惠!”“以”“曾不”“毛”“虽”“穷匮”“苦”)

5)愚公最后把山挖掉了吗?操蛇之神闻之,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讲解“惧”“已”“感”“负”“朔”)

3.学生质疑,把课文中不会翻译的字句说出来,大家一块探讨。

4.再读课文,复述故事。

学生再读课文,对照注释,复述课文。复述的要求:语言要准确,故事情节要完整,力求生动。此部分分为2个小环节:①先在小组内讲述。②学生小组讲述后,推荐优秀者在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学习热情,在耳熟能详的故事里找到学习的乐趣,不至于倍感枯燥。同时,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文言文的方法,受之以渔,使学生学有所得,得之有法,能自由地阅读文言文,培养他们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同时提升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播放江涛唱的《愚公移山》歌曲导入。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古老的故事加上现代流行的旋律,古今融合。别有一番风味,让学生先被乐曲震撼一下,渲染气氛,再走进文本,激活课堂,先声夺人,使学生顿生兴趣,让学生很快走入文本。)

二、分析愚公之“愚”、智叟之“智”

1.齐读课题《愚公移山》,从题目中了解了哪些主要信息?

明确:人物和事件

2.围绕“愚”可以组词。愚公从字面上可以理解为:愚蠢的老人。(板书:愚)

3.老师范读课文,引导学生在文中找出体现他愚蠢的内容,并适时回顾重点字词的含义。

明确:1)山高: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讲解“方”)

2)年迈:年且九十 (讲解“且”)

3)器陋: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讲解荷、箕畚)

4)援寡: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追问几个人帮助他?四个人)

5)路遥: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追问哪个字最能体现?讲解“易”、“始”)

PPT出示:山高、年迈、器陋、援寡、路遥

4.真是一个愚不可及的老人,文中还有一个老人,他叫智叟。文中又有哪些内容体现智叟的“智”呢?

PPT出示: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明确:概括能认清“自身的年迈和山高”(板书:智)

5.智叟说这番话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呢?

明确:嘲笑

6.句子哪些内容可以体现出智叟这种嘲笑的态度?

明确:“笑”神态描写直接表现态度; “甚矣,汝之不惠!”倒装句 你太不聪明了,智叟开口就在嘲笑愚公;“其”用反问增强嘲笑的语气;“曾不能毁山之一毛”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嘲笑的态度。

7.同桌互相交流,学生读出嘲笑的态度,老师朗读指导,互评。

8.智叟为什么会嘲笑愚公?明确:因为愚公自不量力

9.小结:由此可见,愚公愚在自不量力,智叟智在着眼眼前,认清现实(板书:认清自我 着眼眼前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本环节旨在引导学生结合文中具体语句围绕愚公“愚”、智叟“智”两个方面进行归纳概括,抓住要点分析人物。老师要指导学生围绕重点字词和写作方法上咀嚼文字,并对个性化的人物语言进行朗读指导。)

三、理解愚公“不愚”,智叟“不智”

1.作者称呼两位老人一位“愚公”、一位“智叟”,“公”:对上了年纪男子的尊称。叟:年老的男人。从称呼上明显感到作者对愚公的态度更加的尊敬。为什么作者对愚公更加尊敬呢?下面请同学们浏览课文内容,勾画出体现愚公形象特点的语句并加以分析。学生小组交流

明确:

1)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不畏困难)。

2)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敢于实践)

3)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发展的眼光)

4)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坚持不懈 敢于实践)

5)年且九十 (造福大众)

2.这样的愚公还愚蠢吗?出示“智”的中西方理解。

【PPT出示】

智:《说文解字》形声字,从知从日,知亦声。矢,即是箭。口即是口。“知”为“说的准”、“一语中的”。日即是太阳。表义为口中言语如箭出口而说太阳。

太阳之阴阳者,见之则为阳,不见之则为阴。广义为明万物阴阳之本,知万物阴阳之变化。对事物的过去现在未来的变化对答如流,胸有成竹。

西方哲人亚里士多德认为:真正的美德不可没有实用的智慧,而实用的智慧也不可没有美德。

3.结合“智”的含义,你觉得愚公还愚蠢吗?学生明确:他是一位智者

4.下面请同学们结合文中内容,仿照例句写下你认为愚公是智者的理由。全班交流。

例如:

愚公是一位智者,因为他召集家人共同谋划,既发现移山的困难,又敢于面对困难。

5.这时与智叟“着眼自我 认清现实”的智相比,愚公的智则是?

明确:放眼未来 敢于实践(板书)

6.小结:与愚公的大智相比智叟的“智”只能是?学生说出:小聪明 (板书)

【PPT出示】小聪明产生于头脑,大智慧来源于心灵;小聪明体现于表面,大智慧深藏于内心;小聪明多急功近利,大智慧则淡泊宁静;小聪明多有才无德,大智慧则德才兼备。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本环节是上一环节的深入,是本课的难度所在。通过对“智”中西内涵的讲解,让学生发现愚公其实是一位智者。让学生仿写例句,采用读写结合的方式进一步分析人物形象。在与智叟“智”的比较过程中,引导学生感悟“大智慧”和“小聪明”的不同,从而加深对愚公人物的理解。)

四、课外拓展、老师小结

1.在中华的历史长河中,你还想到了哪些具有大智慧的人物?

明确:

商鞅是法家代表,几千年前就提出了以法治国的超前理念;

刘彻变古创新,外儒内法的治理着这个庞大的帝国;

秦始皇开创了中华文明历第一个封建集权王朝——秦朝;

孔子是儒家代表和创始人,他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

2.小结:他们用智慧成就了中华文明。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懂得了“真正的智慧不仅在于能明察眼前,而且还能放眼未来”,希望同学们向愚公一样既要仰望星空,超越现实的束缚找寻梦想,又要脚踏实地,用自己的双手使梦想照进现实。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本环节学生对于历史人物的介绍,教师要引导学生紧扣“大智慧”,让学生对“大智慧”的理解从概念化到形象化。

<<<返回目录

《小石潭记》

教学目的:

1.诵读全文,体会作者情感

2.按照游览顺序,分析课文内容

3.掌握情随景生,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重点:

1.背诵全文

2.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方法:

导读-点拨-背诵-拓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设想:

本课内容较多,教参建议两课时学完,我设想利用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能调动起学生借助多种感官接受知识的特点,特拟定一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进程:

一、导课:

以“黔驴技穷”出自柳宗元的寓言《黔之驴》导入写景散文《小石潭记》的学习。(课件展示:“驴不胜怒,蹄之……”的画面)

二、预习情况检测:

1.解释(课件展示)

潭中鱼可百许头不可知其源

水尤清洌以其境过清

2.理解(课件展示)

全石以为底斗折蛇行凄神寒骨

三、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课件展示:朗读录音)

四、分析课文内容:(朗读――思考―讨论――分析――点拨相结合)

(课件展示:思考:

1、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

2.游鱼和潭水有什么特点?

3.溪流和溪岸有什么特点?)

五、分析写景顺序:(课件展示)

小结:景色特点:

石奇树美水清鱼乐

斗折蛇行犬牙差互

写景顺序:

按照游览的顺序,即:游踪

发现――近观――远望――感受

六、体会并感悟情景交融的写法:

思考:(课件展示)

1、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到“一切情语皆情语。”那么你能说出作者观鱼时是怎样的心情?

2、浏览重叠最后又是怎样的心情?

3、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境?

小结:

作者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所以才会有发现小石潭时心乐之,观鱼时觉得鱼似与游者相乐的愉悦心情;但这种欢快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便会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忧伤、悲凉的心境便会自然流露出来。就很自然的融情入景了。

七、学生自读、齐读,进一步体会课文内容及作者情感。

八、检查学习效果:(课件展示)

背诵向导

从小丘-隔-闻-如鸣佩环-心-伐—下-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坻-屿-青树翠蔓……潭中鱼-皆若-日光-影-佁然-俶尔-似与……

潭西南-斗折-其岸势……坐潭上-四面-寂寥-凄神-悄怆-以其境-不可……同游者……

九、小结全文:

本文生动地描写了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寂,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凄之情。语言简练生动,景物刻画细腻、逼真,充满了诗情画意,表现了作者杰出的写作技巧。

十、知识迁移(课件展示:景物图片)

要求学生先认真观察,再尝试用语言描绘,注意学习作者的写法。

<<<返回目录

《寓言四则》

一、课文悟读

《画蛇添足》写的是某舍人违反常理,受主观意识支配而硬给蛇添上足的故事,形象地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真理越出一步就会变成谬误,如果做多余的事,就会徒劳无益,正如茅盾先生所说:“事莫妙于适可而止,过则生灾。”这则寓言还包含着对原始图腾崇拜的批判。楚人以龙为图腾,某舍人潜意识受龙的形象支配,故画蛇添足。而战国已进入理性觉醒时期,人们认为把蛇画成龙的样子是违背了常理,故予以嘲笑。这则寓言批判了原始思维方式,是人们理性觉醒的飞跃。

寓言的寓体多重性决定了寓意的多样性。《买椟还珠》即似双刃剑,具有双重讽刺作用。从卖方说,为了卖出宝珠,把珠盒“包装”得富丽华美,结果将买者的注意力吸引到珠盒上而事与愿违,这就说明做事应注意目的,不可主次颠倒。从买方说,有眼无珠,被华美的珠盒所眩惑,只重形式,忽略内容,以致取舍不当。可见做任何事情都要分清主次,看清本质。否则,就会成为人们的笑柄。

《滥竽充数》也有多重寓意,它讽刺了没有真才实学而最风的温床。从齐滑王这一角度进行横向思维:他改革用人制度,“好一一听之”,说明要打破传终原形毕露的人,也提出了“考察人才,任用人才”的大问题。春秋战国时期,群雄蜂起,“乐以教化”渐成风气,人才争夺日益激烈。从文中两君主“好音”的场面,可以窥见当时的政治体制:齐宜王好大喜功,讲求排场,南郭处士得以尸位素餐,而齐闵王锐意改革,事必躬亲,南郭处士无法蒙混过关。结合韩非子的好“帝王之术”可知:对人才必须全面考察,逐一考核,择优录用,谨防假冒。

《塞翁失马》体现了《淮南子·人间》“人间之事,得失之端,存亡之几”的要旨,塑造了一个“见本而知末,观指而睹归”的善术者形象。这位失马的塞翁,不以众人之“吊”为忧,不以众人之“贺”为喜,在复杂的现实面前,沉着冷静,方寸不乱,既看到了“祸福同门,利害相邻”,也看到了“祸福相转而相生”,充分地体现了道家“淡泊无为,蹈虚守静”的心态。这种祸福相依、利害相伴、且能“转而相生”的观点是符合辩证法的。但这种随缘自适、随遇而安的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及相对主义观点,否定了衡量事物的客观标准,是不够科学的。同时,文末以“丁壮者……死者十九”来反衬塞翁之子以跛独存,格调也较低。

二、亮点探究

1.《画蛇添足》中某舍人为何要给蛇添上足?这则寓盲对你有什么启迪?

学习探究:

蛇本来无足,某舍人却陶醉于先画完蛇的自得之中,自作聪明,做多余的事。寓言告诉我们,脱离实际,只能弄巧成拙。生活中,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遵循其本身规律,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同时也要把握做事的分寸。2.蛇果然无足吗?探究学习: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据1982年9月15日《北京晚报》报道,泰国博他伦府高颂县玛吕区第一村就发现了一条有两足的毒蛇。

3.《买椟还珠》讽刺的对象究竟是谁?

探究学习:

好的寓言往往具有多重寓意,表层寓意是针对具体事件而发的,它是“个别的”;深层寓意反映了某一历史时期特有的精神现象,反映了某个民族乃至人类共同的思维积淀,它是“一般的”。关于《买椟还珠》的讽刺对象,历来见仁见智。从文中主要描写对象和结尾来看,讽刺对象应是楚人,楚人本想以华丽的匣子来显示宝珠的贵重,却因喧宾夺主而事与愿违。但看文章要兼及整体,从文中关键语句“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即事情的结局)来看,讽刺的对象还可以是郑人,郑人虽只写一句,但他并非陪衬,他只看外表,忽视实用,没有眼光,舍大取小,他的选择实际上是对楚人“包装”行为的嘲弄。理解了这点,我们便可开掘思维,洞悉寓言的哲学意蕴。

4.联系生活实际,《买椟还珠》给了你什么启示?

探究学习:

看问题应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地予以审视,并密切联系实际,使见解更有针对性和批判性。就楚人而言,可以肯定其精于商道,善于“卖椟”。生活中,“酒香还怕巷子深”,“好花还靠绿叶扶”,适当“包装”是一种精明巧妙的经营策略。也可以批评其喧宾夺主,蒙骗顾客。一些商家不在商品质量上出力气,却热衷大做广告;某些政府不在增产增效上下功夫,却沉迷“形象工程”自然“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就郑人而言,可以批评其没有眼光,取舍不当。用人单位只注重对象“豪华”的档案,消费者只痴迷商品“华丽”的盒子……都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也可以跳出定势思维,肯定其眼光独到,大胆取舍,说明一个事物的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对它的认识,在一定条件下人们不妨追求商品的艺术价值,满足于对商品的审美享受。

5.从《滥竽充数》这一寓言中,你悟出了哪些道理?

探究学习:

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重要形式,《滥竽充数》则给我们提供了多角度思维的蓝本。据文中四个方面的人物活动,我们可相机进行思维发散。从南郭处士这一角度进行顺向思维:他不学无术,不懂装懂,终于原形毕露;进行反向思维:他只身逃走,具有自知之明;还可运用否定之否定规律再次进行逆向思维:他的逃走是出于被迫无奈,毫无自知之明可言。从齐宣王这一角度进行横向思维:他好排场,“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实行“大锅饭”制度,这是滋生各种不正之统的制度,让真正的人才脱颖而出。从南郭处士周围的乐工这一角度进行侧向思维:乐工与南郭处土相安无事,不敢揭露事情的_,说明了不正当的人际关系的危害性。

6.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塞翁失马》的认识。

探究学习:

《塞翁失马》较好地说明了要用发展的、变化的、一分为二的眼光看问题的辩证观点。首先,要有正确的思想方法,祸福可以互相转化,要学会在祸中看到福,从祸中求得转移,对各种生活现象,宜积极乐观,忌消极悲观;要学会在福中看到祸,加以戒备,做到心存忧患,居安思危。其次,要有成熟的生活态度,祸福的到来具有很多不确定因素,生死、利害、得失等,并不都是可以预测的,因此,应力求考虑周全,处事谨慎,多一些准备,少一点幻想,这样一旦面临祸患,就能安之若泰,处变不惊。

三、选题设计

1.蛇·龙及图腾崇拜。

研究方法:

(1)实地考察法。深入自然,参观蛇馆,了解蛇的形状、种类、特点、作用等。

(2)阅读书籍法。到图书馆查阅有关蛇、龙及图腾崇拜方面的书籍。

(3)类比联想法。由蛇类比似蛇的龙,联想到古代的图腾崇拜现象。

参读书目:

《中国各民族宗教与神话大词典》,学宛出版社,1993年出版;

《信仰的坐标》,海南出版社,1993年出版;

《图腾文化》,蓝天出版社,1998年出版。

2.竽·古代乐器及古典音乐欣赏。

研究方法:

(1)参观调查法。到博物馆参观、了解竽、笙、琴、编钟等古代乐器的形状、特性和历史演变等。

(2)搜集资料法。阅读相关书籍,了解古代乐器、古典名曲的知识。

(3)鉴赏品味法。聆听品味《广陵散》《高山流水》《十面埋伏》等古典音乐。

参读书目:

《音乐欣赏手册》,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出版;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年出版;

《音乐作品导析》,吉林教育出版社,1994年出版。

3.我国古代音乐的历史、质及作用。

研究方法:

(1)网络搜索法。上网搜索,了解古代音乐的产生、演变等。

(2)问题讨论法。分组讨论,明确“乐”与“礼”的关系,理解“乐以教化”的作用。

(3)论文撰写法。结合实例,就音乐的运用与鉴赏撰写小论文。

参读书目:

《龙文化》,青岛海洋大学出版吐,1991年出版;

《中华文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年出版;

《丝竹九章》,沈阳出版社,1997年出版。

4.我国古代成语、典故、寓言中的“马”。

研究方法:

(1)相关链接法。围绕“马”进行相关链接,如九方皋相马、千金市马、骥遇伯乐、指鹿为马、按图索骥、老马识途等。

(2)意义探究法。分析探讨,洞悉这些成语、典故、寓言的意义。

(3)联系实际法。结合实际,深化对这些成语、典故、寓言的理解。

参读书目:

《百子全书》,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出版;

《诗词典故词典》,书海出版社,1990年出版;《战国策》;《淮南子》;《郁离子》;《列子》;《新语》;《艺林伐山》。

四、备教卡片

●卡片①

《画蛇添足》选自《战国策·齐策》。战国时,楚王派大将昭阳领师击魏而夺得八城,又令昭阳移师伐齐,齐请陈轸劝阻昭阳。陈轸见昭阳,先贺军功,再谈楚的军功奖赏是“令尹”,又讲了这个“画蛇添足”的故事,并说:“今君相楚而攻魏,破军杀将是八城,不弱兵,欲攻齐,齐畏公甚,公以为名足矣,官之上非可重也。战无不胜,而不知止者,身且死,爵且后归,犹为蛇足也。”意思是,现在你已帮助楚王打败了魏国,以此捞到的名利已是够用了。因为楚不会再设两个令尹的,所以再打齐国,齐怕你。你以此称名也足够用了,官职也加不上什么,还不知足,性命难保,即使是再加官进爵,也只能归于后人,这种情形不是同那个本来已画成了蛇,可是硬去画足,反而连酒也喝不到的人一样吗?昭阳听了,便班师回国。后历代诗人常引此寓言。唐韩愈《感春四首》之四:“画蛇著足无处用,两翼霜向趋埃尘。”唐偓《安贫》:“谋身拙为安蛇足,报国危曾捋虎须。”宋苏轼《与叶淳老、侯敦夫、张柬道同相视新河,乘道有诗,次韵二首》之一:“从来自笑画蛇足,此事何殊食鸡肋。”

●卡片②

《买椟还珠》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楚王问墨家学派的田鸠:墨子学派,多不讲究辞令,这是为什么?田鸠先说了一个故事:“泰伯嫁其女于公子,令为之饰装,从文衣至之媵七十人,至晋,晋人爱其妾而贱公女。此可谓善嫁妾而未可谓善嫁女也。”又讲了“买椟还珠”的故事,再谓:“今世之谈也,皆道辩说文辞之言,人主览其文而忘其用。墨子之说,传先王之道,论圣人之言以宣告人。若辩其辞,则恐人怀其文,应其直,以文害用也。此与楚人鬻珠、秦伯嫁女同类,故其言多不辩。”后人亦多用其意,元张养浩《读诗有感自和》其一:“久知好瑟吹竽拙,每笑还珠买椟非。”清史骐生《马怀》:“世人憎爱?

<<<返回目录

初中语文《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这是一则具有神话色彩的寓言故事,通过一个年近九十的老人带领全家人每天挖山不止,最后感动天帝,把山移走的情节,反映了人类征服自然的理想和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具有朴素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它有如下特点:①浓郁的神话色彩。②可读性强,易于背诵、记忆。③人物形象鲜明,寓意深刻。

本篇课文安排在初中阶段最后一个文言文阅读单元,而且作为略读课处理,从编者意图及教学目标上看,是希望通过对本文的学习让学生达到:借助书下注释及工具书,理解文章内容,掌握一些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及意义,提高自学文言文的能力。

【学生分析】

经过两年半的初中语文的学习,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定数量的文言文,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并且具有基本独立的阅读欣赏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已具备了结合课文注解进行阅读,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合作的探究能力。因此本课的学习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主,教师重在指导,给予方法上的点拨。

【教学设想】

《愚公移山》是我国古代寓言中的名篇,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通过讨论、切磋,参照注释,疏通全文,再指导学生复述故事。根据学生的基础和已有的知识水平,对《愚公移山》这则寓言故事进行理解,故教学重点放在愚公和智叟两人的对比上,通过分析两个人物的性格特点,从而揭示出作者的写作意图。教学难点放在愚公的“愚”和智叟的“智”的理解以及神话结尾在文中所起的作用,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本节课通过自读课文,达到对内容的理解,通过教师点拨、引发、生生互动,研析人物形象,揭示人物性格,把握主题,剖析难点,从而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通过对教材及学生的分析,我将教学目标确定为如下几个方面:

1、知识目标:积累一定数量的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寓意,理解对比、衬托手法及课文以神话结尾的作用。

2、能力目标:朗读本文注意语气语调,运用辨证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3、情感目标:学习古代人民战胜艰难险阻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二、教学重难点的分析

1、通过对情节和人物的分析,体会本则寓言中包含的深刻寓意是学习的重点。

2、愚公与智叟对待移山问题的观点孰是孰非的理解是难点。

【教学步骤】

依据教学目标,我把本节课分为五个版块:

第一版块: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3分钟)

播放江涛唱的《愚公移山》歌曲导入。

此设计的目的是:古老的故事加上现代流行的旋律,古今融合。别有一番风味,让学生先被乐曲震撼一下,渲染气氛,再走进文本,激活课堂,先声夺人,使学生顿生兴趣,让学生很快走入文本。

第二版块:整体把握,感知课文。(15分钟)

1、自由朗读,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大声朗读课文,做到声音洪亮,有节奏感,尤其要注意语气、停顿。

关于这一小环节,可通过2个渠道完成:①由学生提出应注意的字词读音、句内停顿及个别语句的语气处理,并朗读,教师点评。②生字、生词可以参考注释、工具书等一一落实,自疏文意,有疑难之处,小组讨论解决。

2、检查练习,巩固反馈。

此部分主要让学生做学案中的基础练习,教师巡视,后评讲,重点给予学法指导。如翻译文句的方法:换、留、删、调、补这几个字的用法等,以起到强化巩固的作用。

3、再读课文,复述故事,联系语境,突破难点。

学生再读课文,对照注释,复述课文。复述的要求:语言要准确,故事情节要完整,力求生动。此部分分为2个小环节:①先在小组内讲述。②学生小组讲述后,推荐优秀者在全班交流。

此版块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文言文的方法,受之以渔。让学生学有所得,得之有法,让学生拿到一把开启文言文之锁的钥匙,使之能自由地阅读文言文,培养他们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第三版块:合作讨论,探究质疑。(20分钟)

此版块共设置了四个问题,如下:

1、愚公移山遇到的不利条件与有利条件分别是什么?

2、文章的主人公是愚公,为什么要写智叟?对愚公移山的壮举,谈谈你的看法。

3、故事结尾写神仙把这两座大山背走了,对此你有什么感想?

4、这篇寓言的寓意是什么?愚公精神有没有过时?

对于这几道题的处理方法是这样的:先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再读课文,自由思考,后小组讨论,最后大组(班级)交流,形成较统一的认识。

这四题的设计意图及处理方式分别是:

第一题:主要引导愚公移山的原因和经过。对于移山的不利的条件,学生可能对愚公其妻与智叟提出的疑问混为一谈,对此要因势利导,让学生读课文,明确他们所说的话的不同语气及在情节发展中的不同作用。

第二题:引导学生领会本文运用的衬托和对比的写作手法的作用。可采用辩论的形式,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估计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愚公坚持到底的精神值得肯定和发扬;估计也有少数学生认为,愚公移山的做法不聪明,不明智,如果搬迁自己的住所,还能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这不是更好吗?针对以上两种不同看法,在评价时注意评价的开放性,只要言之有理,自圆其说即可。

第三题:主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本文富有神话色彩的结尾的含义,它是本文教学的难点之一。处理方法是:改写比较法,即把结尾换成:“愚公子子孙孙挖山不止,挖啊挖啊,终于把这两座山挖掉了。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垄断焉。”再将它与课文的结尾作比较,这样,学生就很容易解答出来,分解了难点。

第四题:引导学生理解本文的寓意,正确评价愚公的精神,这既是本文教学的重点之一,又是难点之一。让每位学生写一段话,说说学了本文后的感受,但必须紧扣本文的寓意来。

相关热词搜索: 合集 范本 教学设计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德润文秘网 2014-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德润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德润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蜀ICP备14015821号-1